设计“问题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为案例
发布时间:2014-06-18 15:15:16

 

西安市长安区第二中学 冯淑侠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显著特点就是内容多且零碎繁琐,在复习中较难处理。如果能找到一条主线将知识串起来,对减轻学生练习负担,避免题海战术有非常积极作用。设计“问题链”能较好地将平时学到的分散的零散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

设计“问题链”是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以疑引思, 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形式上看,“问题链”是一问接一问,一环套一环;从内容上看,它是问问相连,环环紧扣;从目标上看,它是步步深入,由此及彼。 

根据“问题链”出现的时机、呈现的形式,问题链可有五种形式:引入性问题链、知识构建性问题链、评价诊断性问题链、探究或迁移性问题链、总结性问题链。其中总结性的问题链一般在单元教学小结或章节复习时使用,根据总结知识框架的内容多少和课型的不同可以放置在课堂小结、课后知识梳理、单元复习等不同场合。此类问题链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有清晰的把握,将新知识、新方法内化,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尤其在复习课中,通过知识链的设计将平时分散、孤立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之后形成一个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现以铁及其化合物知识为例加以阐述。铁及其化合物知识错综复杂(图一),如果复习没有系统性,学生很难在复习时有能力的提升和整体的掌握。

(图一)

 

 

 

 

 

 

 

如果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把知识进行梳理,不难看出铁及其化合物的重点无非就是三种价态的互变,但从呈现形式、考查内容及与其它模块内容交叉等综合因素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经查阅资料,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因反应温度不同,铁的氧化产物不同,较低温度生成FeO,较高温度生成Fe3O4,都没有Fe2O3生成,这为笔者设计“问题链”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提供理论依据。曾在高三复习中做过一道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探究题,设置的问题几乎对铁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全部考察。所以,我以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为明线进行复习。

【主题】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Fe4H2Og*Fe3O44H2 

【问题一】反应装置探究

1.该反应发生的装置应该包括哪几部分?三部分,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气体产物。

2.分析图1和图2装置的优缺点

1                               2

1)图1主要优点:能产生大量水蒸气,反应较充分,不足:装置较复杂,水蒸气到反应装置管太长,易被冷凝。

2)图2主要优点:装置简洁,方便检验产生的气体,不足:棉花吸水量不好把控,产生水蒸气少

3.若用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产物,请在右上框画出装置图。

该小组利用图2(人教版必修1P50)所列装置,得到黑色粉末和可燃气体。

【问题二】反应后固体产物探究

1.若由于温度不够高,生成铁的一种黑色氧化物FeO

1)取少量粉末放入过量的稀HCl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O2H+Fe2+H2O

2)简述检验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方法: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Fe2+,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Fe3+3SCN FeSCN3

3)在(1)中加入NaOH溶液后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沉淀,写出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OH H+H2O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FeOH3

2.若在高温下铁粉反应完全,停止反应,待试管冷却后,黑色固体产物是Fe3O4

1)取少量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O4 8H+ Fe22Fe3+ 4H2O

2)简述检验滤液中是否有Fe3的操作方法: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变红,说明溶液中有Fe3+

3)滤液中是否有Fe2+(填是或否),如何检验:取少量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中褪色,证明该溶液中有Fe2+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FeCl3溶液→FeCl3·6H2O晶体

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Fe2+氧化成Fe3+

②步骤II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Fe33H2O  FeOH33H+cH+)增大,抑制Fe3的水解。

若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产物是  Fe2O3  ,所以要从溶液中通过蒸发得到FeCl3固体,一定要在 氯化氢气氛中加热蒸干 才能得到。

3.若黑色固体粉末为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则它们的化学式为FeFeOFe3O4

1)取少量粉末溶于稀盐酸,若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用方程式解释原因:Fe2Fe3+3Fe2+

2)取这种混合物粉末进行如下定量实验:

安徽省宿州市2009年高三素质测试理科综合(化学) - zhaijy@yeah - 奔跑的风①下列仪器中,在灼烧沉淀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泥三角和 坩埚   (填名称)

 

 

写出溶液Y中滴加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H2O2 2H+2Fe3+2H2O

通过以上数据,得出2.24g黑色固体粉末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50 

复习活动以铁与水蒸气反应为明线,以铁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性质的学习为暗线,复习包含设计、评价和改进实验方案;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描述实验现象和收集有关数据;识别或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等。在问题二中,紧扣黑色固体产物,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设计三种可能的情况来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全面考察了有关铁和铁的化合物方程式的书写,Fe2+Fe3+的检验和转换,陌生方程式书写,有关计算和实验,化学平衡以及电解质溶液知识等。当然,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有关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在复习过程中不再是逐个知识点问答式的复习,而是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过程中能随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突破重难点知识的那种情感体验本身就也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

在设计“问题链”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设计复习问题是基础,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则能更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知识多、联系广,如下图3,这为师生设计问问相连、环环相扣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   元素化合物与其它知识联系

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应由易到难,紧扣重点、难点;注意问题之间的前后联系,承接转合;问题要有梯度,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相互联系,训练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和规范性;问题中要有拓展、变式训练的问题,要把系列化的问题形成“学案”发给学生;问题要和生产生活实际、科技发展相联系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的思维能力,要进行解决问题的“通法”指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间,一起讨论、适时点拨,及时鼓励夸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可以说设计“问题链”来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一种高效的方法。



是否签收
签收单位
签收人
签收电话
签收时间
签收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