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4-06-18 15:19:50

 

 

西安市66  王延芳

 

 

内容摘要:现代教学理论和我国不断深化进行的课程改革都表明: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研究势在必行。本课题正是顺应潮流,侧重于实际课堂教学的研究,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重要的生命体验。师生互动”是这段体验的平台,“如何搭建好这座平台?”这是取得最终“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可是,课堂教学中“究竟哪种教学方式最能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怎样能真正落实这些有效性的师生互动”,笔者就这些方面根据实际课堂教学及案例分析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创建了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流程图,并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模式               

 

一、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1而我国的人才培养基础就是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的主阵地又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完整统一,这种社会性的认知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互动,即相互交流及共同发展,这是学生与一线教师每天面临的人生体验。

我们把能真正实现上述的“人生体验” 的课堂称为“有效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三项指标是课堂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用,2对应的讲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真正体验每节课堂带来的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简单讲就是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确保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管理创新的实质,也是其终极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式以及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有效课堂”都迫切需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经历了十年课改,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尝试,上海在二期课改提倡的探究、合作也不断被改进,究竟课堂中哪种教学方式更有效?哪种师生互动更有效?本研究就是在前人课改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致力于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更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后续的课堂操作进行优化。

二、研究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真正体验每节课堂带来的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有效用),并借助于此研究的在以后干预课堂教学能有所改变,对培养具有良好的素养和能力的新一代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情况

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条中,对“师生互动”问题有这样的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动,富有个性地学习。”3可见,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应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师生互动教学的基础上,从新的理论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重新构建,进一步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所存在的问题,积累有效性的经验。

(一)研究安排

第一阶段:2011.3-6月进行本课题开题论证,确立子课题;理论研究。

第二阶段:2011.6-2012.8月进行本课题各子课题研究,并完成初稿;理论和行动研究。

第三阶段:2012.8-9月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定稿;理论研究。

(二)研究内容

1理论研究:课堂师生互动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二者的关系

1)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于师生之间的一切交流,包含师生对话及与之相关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所有动态过程。而师生互动本质特征是:“交互性、教育性、网络性、连续性、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非一一对应性、系统性和综合性”。4 可见师生互动关系有动态连续生成、借助媒体表现、涵盖内容广泛以及信息及时反馈的特点。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在课堂教学的短时间内使用最贴切的方式和手段,取得尽可能多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课堂教学小目标,最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大目标。有效性的评价体现在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评价和关注教学效益的阶段性评价。就一节课而言,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

3)分析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有效性必须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而良好的师生互动必须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起。现代教育环境的中、小学生有其自身年龄特点,还不断受到社会环境的和媒体的多元化的刺激,很渴望的是每一节课中老师更好的引领,让自己获得更多表现机会和认可机会。需要的是更专业化的教师:除了传统上要求的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学基本功扎实,更要能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有教学智慧,随时应变并及时恰当使用激励性评价,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我校每学期都有两次学生评教活动,七年来每次得分都在90分以上的教师和 2009年来自宁波三中高中学生心目中好老师标准的调查结果,标准几乎一样:对学生真诚相待,富有幽默感,课堂上充满快乐、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善于与学生沟通、班级管理非常民主,教师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5不言而喻,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喜欢的老师和课堂是有共性的:高素质的老师恰当的引领学生参与更多更有意义的学习,只有这样的课堂学习才能实现“有效”。

如何当高素质的老师?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真正将“教师专业化”落实,就能不断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老师,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创造性人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6

4)哪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呢?

现代教学模式种类繁多,趋势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由主“教”向主“学”的教学模式发展;更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以及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而当今我国最流行的有教授式、示范—模仿式、引导—发现式、情境—陶冶式7等,以侧重学生的“学、体验”来看,“示范—模仿式、引导—发现式、情境—陶冶式”更受学生喜爱,因此而衍生出来侧重于学生学习角度称呼的“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更是风靡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因受近几年风靡全国的“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模式影响,全盘否定教授式对应的接受式学习,把它被牢牢地捆绑在“三中心” (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身上一块遭到人们的批判,受到人们的非议。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一篇《专家-熟手-新手教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互动比较研究》一文中有关教师言语行为百分比有如下的对比数据:

     话语

 

教师

接纳学生感情

鼓励称赞学生

采纳学生的想法

提问

讲解

下指令

批评学生及维护权威

专家教师

1.37%

7.46%

0.15%

19.33%

27.09%

6.54%

0.00%

熟手教师

0.00%

2.03%

7.89%

12.21%

28.01%

13.30%

0.16%

新手教师

0.18%

5.11%

5.11%

15.67%

11.97%

8.27%

1.06%

8从上表可以看出专家教师和熟手教师讲解的言语量占到其言语总量的27.09%28.01%,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教师讲得越少越好”。

从学生角度来讲,当今新课改下应运而生的、体现学生“学”的几种学习方式:自主发现式、探究式以及合作式学习(即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小组合作式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9

研究表明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倡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产生的 “自主、合作、探究”是较好体现课堂有效性的教学模式。

2行动研究

1)流程图的构建以及实践后的改进:综上理论研究所述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学习内容、教学资源的多边活动,笔者参考借鉴各种教学模式,提出适合各科、渴望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师生互动”流程图1;后经一年实践后改进为流程图2

 
 

流程图1

 

 
 

流程图2

两种流程图都以“借助教学资源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为中心,为适应各学科,较为笼统,真正实施时需要不断“本人化”(“人”即学生或教师)、“本课化”(“课”即学科或课型)。正是因为各个学科的不统一,很多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不知如何下手,甚至仍用原来的模式教学。可是有些学科组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以高一化学组为例改进如下:借鉴“昌乐二中”模式将连接教师和学生活动的教学设计环节借助于“导学案” 的形式体现,也分为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和自我检测三大块。将流程图1中的合作学习部分揉在流程图2中导学案的合作探究部分,同时也在课堂操作层面进行了尝试。

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效果、有效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热情提高、有了预习意识、互动意识、展示意识,学习成绩都有所提升。而遇到的问题是“没效率”:经常性的拖堂,教学任务的压力,很多教师教学方式运用出现误区、教学风格模式化。借助该流程图2进行约一年的实践后,教师们深深体会到“师生互动”是否有效从学生、教师双方来感悟;师生互动时根据个人教学风格不同形式可以变化,可以幽默化、严谨化或完全引领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风格而变;根据不同的课型而改变;更可以因当堂生成性的问题更加出彩……

可以归纳如下:

A难、重点知识点突破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要小坡度才能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果”;

B课堂节奏控制有序、慢慢增加节奏和容量才能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率”;

C“师生互动的预见性和生成性”一定要协调使用保证师生互动“有效用”;

D导学案、合作探究的使用与否也是进行师生互动的一种资源:教学模式没有绝对的“有效”,不能“一刀切”。

(2) 努力构建良好的亲密朋友型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研究表明想建立良好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A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会和学生交朋友。这是现代教师的从教水平体现,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思路。

B不断充电、研究学生,能和学生交上朋友。这是现代教师的基本从教能力,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方法。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偶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展示个人魅力,学生因“崇拜”而信任、而交朋友、而爱学习。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保障。

(3)将“真正的合作探究”落到实处才是有效的师生互动:来看本校两位不同的化学教师上的同一节“合作探究课”:

案例1:第一位教师“先向学生出示了一个有破损的标签盛无色液体的试剂瓶,请同学们对该试剂做出猜想,并验证猜想。”接着学生进行讨论猜想→讨论如何验证→讨论验证方案→统一优化方案。这些活动花费了整整一节课,于是第二位教师对同节课进行了改进:没有让学生讨论而是很热情的带领着学生分析,很短的时间讨论并提问了几个学生,只花了半节课的时间也得出了以上这些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高效第二位老师的学生在高考模拟中设计实验题目的得分远不如第一位老师的学生,是因为第二位老师的学生进行的活动时高度依赖老师的引导,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老师的热心和热情纵容学生养成了依赖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为了节约时间缩短讨论和设计、质疑的时间,这节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已经成为单一的教师的行动并不是真正的“合作探究”。

很多教师面临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压力时,又要体现新课程的学生活动环节,就会盲目而表面的使用这种“虚假的合作探究”。

4)告别“作秀”,还原教育的本质!师生互动不能偏离教育本质。

先来看中国教育报上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2:一节公开课时,教室后边一个听课老师扶着生病的学生往外走,经过讲课老师身边和同学身边,谁也没有反应,还是照常提问作答,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10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经历和体验,可是由于这节课被赋予了太多的非教学功能,而使师生双方的生命互动体验的是狭隘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没有关爱,没有真正的“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体现。

除了这个案例中所提到的师生互动偏离了教育本来的目的,实际教学中还有“为了探究而探究”即不管有无探究必要,一律使用探究,这样的课堂互动是“苍白无力的;还有“为了合作而合作”即不管有无合作必要,一律分组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课堂是“乱糟糟”,真的是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跑”,根本没有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可言。

以上仅是本校的一些实践和笔者的浅薄见解,可以说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改革: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模式等等,有的人认为没必要,担心改革把课堂改乱了,可是不改革、不探索,课堂教学怎样进步?在2009年第7期《基础教育课程》的《课改十年,课堂教学有了哪些改变》一文中提到,在获得一等奖的63个语文课例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教学设计的重心从“怎么教”转向“怎么学”,教师设计了合理的学习过程,借助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愿望,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深化感悟、提高能力、积累经验。11

十年课改大大小小各种课堂经历了无数次“师生互动”,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课堂的确增加了“灵性”。增加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在互动交流中学生喜欢展现自我的成就感,乐于分享到别人的成果与经验,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互动交流时还有新发现,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拓展。

三、研究结果

经过几年来的研究,不仅对之前的流程图有所改进,更是积累了一些典型案例,也完成了几篇相关论文。

综上所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在不断的探索中充实完善,总的来讲没有哪种 “师生互动” 模式绝对的有效,关键在于这种学生、教师之间以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为载体多边活动的互动相互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三效”。这对于每一位身处一线的教师来讲,每节课都是挑战。只有不断探索、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教师,为促进有效的师生互动,根据前文分析从教师角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专业发展,教学中贯彻“以生为本、以效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深入分析教学实际、科学选择教学模式;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本土化”甚至“本堂化”的课堂实践;

(四)领悟教学模式的精髓,科学实效引领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是实现这种交往的主阵地,怎么在课堂上让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以及教学媒体都能恰如其分的发挥作用,让师生互动大放异彩,就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甚至高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http://wenku.baidu.com/view/b42f3aefaeaad1f346933ff8.html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4] 叶子  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5]http://news.cnool.net/0-1-20/10980.html《高中生心目中好老师标准什么样?》

[6]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

[7]http://wenku.baidu.com/view/bf375a75f242336c1eb95e20.html《什么是教学模式?》

[8]《专家-熟手-新手教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互动比较研究》

[9]http://wenku.baidu.com/view/3f0777d276a20029bd642d83.html《大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10] 文喆《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中国教育报2002317日第4

[11] 仲平《课改十年,课堂教学有了哪些改变》[J]《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第7

[12] 郝学英《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

[13] 董灿蕾《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 

[14] http://www.jxteacher.com/czhx/column3585/53f84eff-573b-4203-b75e-b2ce30a8faa0.html《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