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课堂操作模式的三次思考
发布时间:2014-06-18 15:20:52

 

西安市66    王延芳

 

我校已经进行了三年的“导学案”课堂操作模式,从高一到高二,一路进行艰难的“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并展示、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这样的操作模式感触颇多,以后的路该如何走?的确让人深思。以下是笔者关于此操作模式的三次思考:

一、课堂的形似与神似?哪个走在先?

随着全国上下教学一线课堂操作学习“昌乐二中”“杜郎口”等“高效课堂”操作模式的热潮感染下,也为了解决本校学生学习自主性差、不再鏖战于时间战、开拓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模式,在2011.9从本届学生开始进行全面的课堂改革,不断地学习各种该理论文章和外出实地观摩学习,感受到那种全新课堂的震撼,笔者有了第一次思考:看着别人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展示、犀利的质疑、精彩的点评,是否以前的老师引领的模式过时了?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吧?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了模仿:

从导学案的编写入手,从模仿别人的操作模式学起:学生按照前期编排为ABC,导学案提前一天发放,并经过老师的批阅;学科小组长提前也经过老师的培训、指导。课堂上5分钟预习案的处理,可以采用提问或根据情况完成预习检测;25分钟的合作探究,按照事先分好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小组长此时起到组织和引领的作用,给本组其他同学讲解或带领大家讨论,然后安排本组的BC级同学展示以获得高分,A级同学进行点评和质疑,最后再一起完成检测案(大约5分钟);最后的5分钟留给课代表组织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和各小组总体得分评比。

这样的操作让老师非常的不适应:感觉一节课虽然按照模式走但是乱哄哄,知识没有条理,更不知道学生学到了多少?学的怎么样?学生表达的不规范,使得展示、点评、质疑的时间根本不好控制,经常拖堂、检测案变成了作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进度停滞!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本身逻辑性不强,这样的操作好像是更乱了!“高效变成了低效”!难道最初改革的本意错了吗?为此,笔者又陷入了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可是初中化学知识有限,高中很多专业性的术语“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等短暂的接触还不能自如应用,怎么能完成合作探究?为此,笔者又进行了以下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第一层要求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如果连第一层目标都达不到怎么实现第二层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么针对本校学情,更应该首先达成第一层目标,这就涉及下个问题:

 

二、“导学案”如何编?如何用?该不该用?

  1、如何编?参考“昌乐二中” 、“杜郎口”、甚至“宜川中学”等这种模式操作较为娴熟的学校的导学案,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进:预习案从填空为主变成问题为主(防止学生抄袭);探究案设置问题难度降低、综合性降低,将一个问题分解,设计成小台阶,不同层次班级可以有选择性处理;检测案可以对应探究案和课后习题进行补充或删减。

2、如何用?该不该用?其实很多学校也和我们一样面临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对这种操作模式的不适应,从心里排斥,领导检查、听课时用一下,其他时间恢复以前的老模式。但是既然是探索,又花了心思编写了导学案,我们进行了使用导学案,从前期的不适应,慢慢熟练操作,可是又出现了探究案超时,进度滞后现实问题。有改进导学案编写在使用,有所缓解,充其量达成探究案中较低层次要求,但还是解决不了本质问题。笔者又要思考:必需节节课用吗?

高中的化学课有时较抽象,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高一学生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有限,很多学生就是听老师讲解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更何况是“半生不熟”的小组长呢?针对此又用先老师全班讲解梳理基本概念、帮助辨析、理解的传统做法,第二节又进行了习题课导学案的编写,进行操作,发现这类课的习题课特别好操作,效果也好。

 

三、“小组建设”是导学案课堂操作模式的核心。

  在前面的各种尝试中不难感觉到,得力的学科小组长真的是老师的好帮手,“小老师”的星星之火可以燎起全班的学习热情,怎么选择学科小组长?怎样培训学科小组长?笔者又进行了第三次思考。

1、怎么选择学科小组长?从高一新生入学起和班主任进行观察,初步选定,负责任、化学成绩较好、口头表达流利的学生作为小组长,随着进一步的了解可是适时地调整,但调整的前提是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2、怎样培训学科小组长?高一入学后,年级组协调想给每个科目留出单独的培训小组长的时间,但是高一的九门课负担太重,没有时间,因此经常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学生不答应,老师也受不了。后来调整成一周将自己的课堂让出10-15分钟只培训一次小组长,其他同学预习功课,才解决问题。培训时间短、任务重,对小组长要求就更高,这些学生必须自己提前领任务完成,老师培训前先阐述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再聆听老师的讲解和辨析,还要把自己没完全听懂的提出来让老师解释。

 

四、反思:高三的很多专题复习、习题课讲评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感觉比高一、高二效果更好。是我们的操作技能熟练了吗?笔者认为不是,而是用对了!无论哪个年级的课堂教学,都想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有效”甚至“高效”,如果只是简单地模仿操作模式的流程,根本不会有任何进步,只有思考了,何时该用?该怎么用?毕竟这种模式的初衷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能把它用好就说明我们又在课改的路上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