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可“跪着”教书?
发布时间:2014-10-29 16:34:17

——闻前辈早读之遭遇有感

陕西省西安中学  朱妮娅

马一浮先生有句话:“礼有来而学之,未闻有往而教之。” 大致是说,学知识只有你跑到老师那里去学,没有老师撵着你来教的。这句话让我联系到近来听闻的一件事。一位同事,教语文的前辈,某天早读去抽查学生背诵,其中一名学生一问三不知,老师便问他你是怎么背的,学生说我一句一句地背,一个字一个字地背,老师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弄懂文章的意思,背起来就费劲。于是老师开始给学生讲:“这第一段的意思是,庆历四年的春天,我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官做巴陵的郡守……”第一段讲完了,问学生懂了没,学生说懂了,老师便欲讲第二段的意思,谁料想学生很不耐烦地手一挥:“不用了老师,我自己背吧。”说罢便埋下头,再不理会老师。

当教育变成了一种服务行为的时候,对老师的要求便无所不有,甚至学生不学,老师也得追在学生屁股后面不停地讲,然后学生大手一挥,将老师拒之门外。

如果教育真的是有偿服务,那么此话题大可不必论,但我以为,当传道授业解惑的事业变成了老保姆追着孩子喂饭,那它就不是教育了,甚至连教学都算不上。我相信所有的同事都在心底对教育有一定的信仰,因为这种使命感和荣誉感,让我们在意自己的师道尊严,在意学生对待我们的态度。上述的那位老师,事后回到办公室,极为伤感,闲聊之中透露出对自己的质疑和反思,这是令我非常感动的,当学生以冷脸相待时,老师却只是回转身来扪心自问,这是何等的胸怀!然而我并不认为一味地承担责任屡屡退让是正道,老师要教,学生不学,那就应该让学生重新认识什么是师道尊严。做学生的,想学就学想不学就不学,高兴了追在老师身后,不高兴了弃若敝履,这算哪门子的求学?难道“师生平等”演化到今天,就变成了这等局面?

教育在改革,观念在变化,改着改着,老师的角色却愈发不重要了。诸位看看新课改之后的许多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然后老师们都不说话了,老师只负责列出许多问题让学生发疯般地讨论——有的甚至连问题都不列,文本摊给学生,“让问题自然生成”,学生讨论,学生总结。那么老师起什么作用?没有精心地设计,精彩的讲授,没有台上的妙语连珠,哪来学生的心悦诚服?如果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换来学生真正的收获与成长,那么老师地位日下也大可洗把脸忘了去,但是学生的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会有多强?即便有几个出色的,那么一个班70个人,剩下的呢?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呢?他们的表现是否能满足课改理念对学生的期许?他们在课堂上耳闻目睹的,仅仅是自己同学那些不成逻辑的发言,和已经变成节目主持人的老师不停地对同学点赞,那么,传道授业的老师去哪儿了?做老师的如果自己将神圣的讲台拱手相让,又怎么能怪学生对自己“视之不甚惜”?

师生平等绝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传道者和求学者的地位怎么可能一样?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述的求学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学生战战兢兢,先生声色俱厉,这才是求学者对所学铭记于心的缘由,学习本来就该是苦差事,学生对老师本来就应当有敬畏之心,很多人都对电影《死亡诗社》赞不绝口,认为教育就应当是开明随和的教师领着学生一起反对教育体制,一起踩课桌撕课本,这是对教育的误读,亦是对电影的误读,电影探讨的是青春与生命的价值,讴歌对文学与知识的膜拜,并不是要把师道尊严踩在脚底下——更何况,那些理想的场景与人物,仅仅是电影中的而已,现实有诸多更为复杂和令人尴尬的情况,学生的顽劣与麻木,绝不可能因为某个老师的温柔相待便消失殆尽,绝不可能像电影中呈现得那样:在门缝里瞅见了老师吐着血改作业,于是乎感动得天崩地裂,从此改邪归正……一名普通中学的教师,面对70个学生,想用温情或个性收拢70颗不一样的心,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事实上,教学有效的前提是管理到位,只有管理者的尊威得以保证,秩序才能得以保证,只有秩序好了,教学才能正常地进行下去。所以,维护师道尊严毋庸置疑。

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必有反复,这是正常的,但是在学生从屡教不改走向秉守正道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将其言行控制在规矩范围之内?前面讲到的那位遭受冷遇的前辈,绝不是镇不住学生的软柿子,但为什么学生敢在他面前大手一挥,正是因为大环境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才会觉得将老师的好意一脚踢出门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讲台上的人没了尊威,还谈什么教学有效性?

“师道尊严”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知识文化的尊重,对教师学养的崇敬,以及对传道授业解惑中师者辛劳的认可,是经历了岁月考验的至理名言,而“严师出高徒”是中国人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这种严,不仅应表现在课堂秩序上,更应当表现在教师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这需要所有教育行业的人们共同努力,从专家学者,到校长教师,包括行政教辅人员,都要有意识地建立起一个“师道尊严”的环境,才有可能让学生重生敬畏之心——对教师,当然,也就是对知识。

 

发表于《陕西教育观察》2014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