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修辞艺术和抒情特点
发布时间:2014-10-29 18:05:27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为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既然是写景状物,其描写技巧就是我们首要研究的重点,其次,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的描绘叙述,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所以在写景状物下隐藏的情与理也是我们要着力探究的。

论描写技巧,《荷塘月色》是这方面首屈一指的名篇,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第四五段,第四段写荷塘,第五段写月色,其中调动了各种修辞手段,如

明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这些修辞是比较常见的,学生也很容易判断出来,但我们对这段描写的琢磨如果只停留在修辞手法的判断上,就可惜了这篇文章。作者写荷花,先点明其色,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白”字,但背景是淡淡月光下的深夜和夜色中挤挤挨挨的荷叶,荷叶是绿色的,在深夜中色调自然暗淡,洁白的荷花便有了耀眼夺目之意,于是引出了对荷花光泽的比喻,一是“明珠”,二是“星星”,如果要形容荷花在深夜荷塘中的颜色光泽,用“明珠”足矣,为什么又加了一个“星星”的比喻?我觉得此处用“星星”的比喻,一来当然强调深夜里荷花的色泽,如夜空中星星别无二致;二来以天上的景喻地上的景,视野打开,有目光无所不及的开阔感,令画面顿时被拉伸成更为立体深远的空间,此处是由地面到天空的纵向拉伸,与后文“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横向拉伸组合到一起,使得原本属于细节描写的这一段有了旷远开阔的视觉效果。至于“刚出浴的美人”,则与“舞女的裙”和“袅娜”“羞涩”是一脉相承的修辞,若是分别单独看,并无特色,但组合到一起,以美人喻花的老套手法却营造出了一种弥漫在整段文字里的娇柔妩媚。

我们再来说说其他一些更为高妙的比喻。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ƒ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前两个比喻的特点在于喻体的选择。我们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是:1、本体和喻体有相同或相似点;2、本体和喻体须为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而且在通常的使用中,都是以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也就是说把梦比成青雾是常规的比喻,但把青雾比作梦,则显出了匠心。眼前的月光青雾笼罩荷塘,视觉效果上如梦似幻,而作者努力将满腹心事排解,妄图让自己沉入梦一般的幻境,所以眼前的景是梦,人的心也入梦,“梦”作为喻体,一来点明景象特点,二来暗示人物心情。更有意思的是第二个比喻,作者将月光朗照比作酣眠,将云遮雾罩月色朦胧比作小睡,这一对比喻别具风格。本体和喻体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朗照或者有云雾遮挡,两种月色都很常见,酣眠和小睡也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状态,但是这两组浅显、具体、生物的事物之间却有很大的跨度,所以用人睡眠的不同状态来比喻月光的亮度,这样的设计可谓平中见奇。而且作者此刻的状态也正是一个渴睡的人——后文中还再次出现了把路灯比作“渴睡人的眼”这样的句子——只是心中有事,睡不着而已,酣眠是不可能了,在似睡非睡间小憩片刻也是不错的。作者用“酣眠”“小睡”这组喻体,可能是根据自己当时的精神状态信手拈来的,但起到的效果却很好,非常生动传神,极易引发共鸣。

34句用的是通感,是本文最具特色的比喻手法,也是教材要求探究的重点,这种手法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常用,比如麦克尤恩的《阿姆斯特丹》,主角克莱夫是个音乐家,他的脑海里常常有起伏的旋律,作者麦克尤恩都是直接用视觉印象来析出这些乐符的。

“……音乐展现在他面前,那是一段展开的梯子,从阁楼的地板或屋顶的活门滑行着降落下来,他听到了,捕捉到了,一路下滑的音阶”。

“那是乐章结束前的过度,它是一段古老破旧的台阶,逐渐把人引向桃源。”

这是以形写声,白居易《琵琶行》里面“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也用的是以形写声,因为视觉的东西描写起来比听觉的更易懂。而朱自清此文的这两句又是反其道而行,用的是以声写形色和以声写气味。用“歌声”来比“清香”,二者之间取其“美”的共同点,歌声是动听的,清香是宜人的,两者都是美的,迷人的,这是其一。其二是微风时有时无,所以送来的荷花清香也是时有时无的,而歌声是从远处高楼上飘来的,作者还专门说了是“渺茫”的,因此这歌声必然也是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这是第二个共同点。而我觉得,这个通感最妙的地方在于,“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并没有说明白在远处的高楼上是否真的有渺茫的歌声,可能没有,只是用歌声来比拟香气,也可能真的有,歌声与香气有太多相似点,所以彼此莫辩了,这种幻境一般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才是最富于文学魅力的。第4句将月色比作小提琴的旋律是以声写色,这个通感的妙处在于,月光投射在荷塘中,波光粼粼处是亮的,荷叶阴影处是暗的,荷花被月光照得更白净,相反的荷叶则显得黯淡,这里面的一亮一暗一白一黑,正像是乐谱的颜色,句子中没有出现“乐谱”这个词,但“旋律”“名曲”这两个词容易令人联想到黑白色的乐谱,于是“塘中的月色”和“旋律”“名曲”就这样被有机联系起来了,这就是这个通感的本体喻体跨度很大,但我们仍觉得易于接受,妙不可言的原因。

除过第四五段对荷塘月色的着力描写,我们把范围扩大至全文,来看作者在写景抒情方面用笔的妥帖。起笔先交代自己外出散步的原因,第二段开始写煤屑路上杨柳森森,通过路的曲折幽僻、树的蓊蓊郁郁和月光淡淡,给我们勾勒的第一幅图景纯然是幽静暗淡的,也并无繁复的描绘和多样的手法,这段写得简单,一来是煤屑路上的景致并非本文重点,二来作者的情绪尚未得到排解,内心仍有着因各种纷扰导致的不宁静。而经过第三段的内心独白,似乎他已经为排解这种情绪找到了暂时可行的办法,于是到了第四五段,作者调动视觉、嗅觉、听觉各种感官感受的描写,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辅之以动静结合,视角变换,可以说是运足了笔力尽情地渲染荷塘月色的风光,不难想到,作者此时已沉浸于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这两段达到了描写的顶点,也是情绪的高潮部分。之后经由第六段描写树色和蝉声蛙声,将画面的绚丽程度降了下来,人的情绪也逐渐低沉,第六段末句“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是最好的证明。尽管劝慰自己可以借荷塘月色来获得暂时的轻松,但终于逃不出内心的惶恐和孤寂,月下的荷塘再美,也不可能成为他的乐园。

于是作者将目光由眼前投向了遥远的古代,不惜笔墨去写江南采莲的旧俗,更引用绮丽缠绵的齐梁词赋,去强化对自由惬意的生活的向往,“艳歌”“热闹”“风流”这些字眼已让画面流光溢彩了起来,再加上梁元帝的《采莲赋》中的华丽笔墨,更让想象中的景达到了热闹艳丽的极致,然后作者以一句“无福消受”,狠狠地讲所有美好的臆想全部抹去,其内心的创痛与不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无论是臆想的陶醉沉迷,还是清醒的残酷痛苦,其情绪的激烈程度都是比较高的,所以这一段可以视作文章情绪变化的第二个高潮。紧跟着《西洲曲》的句子则有重归于宁静忧伤的暗示,引文的后面有一句未写出:“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西洲曲》中情如流水,思郎而郎不至的哀伤,正如作者,欲求自由与安全,或许还有别的美好事物,都无法如愿。到了全文的最后,作者散步归来,回到家,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子已经睡熟好久了,一切又重新陷入静止,寂寞依旧,无人关注他的喜怒哀乐,这一夜内心的起伏变化,没有人在意,不宁静的内心,因惶恐孤寂而起,最终又归于寂寞无奈。

全文在景色描绘方面的用笔力度同情绪的程度是保持一致的,故而下笔纵情恣意之处,便是情绪高涨之时,而简笔勾勒时,则是情绪平和之时。这才是将“借景抒情”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痛快淋漓的抒情和含蓄内敛的抒情,本无高下之分,但从品味语言的角度来说,有必要让学生认真品读这种极为克制的抒情方式,从而强化对文本情感的感知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陕西省西安中学 710018 朱妮娅  13700294818

西安市凤城五路69号 西安中学 高一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