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材里的做人学问
发布时间:2014-10-29 18:08:59

    我们经常谈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效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学生听进去了,记住了,才算是有效的一节课,那么怎么样让学生有兴趣来听呢?无非是两点:有用和有趣。学生觉得老师讲的有用,出于功利心,也会认真听,或者说到他的兴趣点上了,学生劲头会更足。但是尴尬的是,学生很少认为教材里那些“古老”的文章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用,而他们感兴趣的又往往是野史杂闻,实在无法与有价值的精华知识相提并论,达到三维教学目标更无从谈起。既然教师不能盲从于学生的兴趣选择,又得直面学生对“古老”教材的排斥,那么就必须得学会从教材中发掘学生认可的、可以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学问。

    语文课本里有这样的两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篇课文很有意思,写的是古人的劝谏艺术,拿到现在来看,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春秋战国,多不义之战,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一年,秦国和晋国包围郑国,意图灭而分之。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南面,都离郑国首都新郑很近,郑国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势下,郑国派出了老臣烛之武。见到秦伯以后,烛之武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第一句话就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他向秦伯坦言,秦晋两个大国要灭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必然亡国了,如果灭掉郑国对阁下有好处,那就麻烦您手下的人去灭吧。我们可以揣摩一下秦伯此时的心理,当他知道郑国的使臣来见自己,恐怕心里已经想到了对方会痛哭流涕跪地哀求,或者怒发冲冠指斥秦晋不义,无论哪一种,秦伯都大可以一挥袖子让人把他扔出去,但却没想到烛之武一开口竟然是请他灭掉郑国,完全与郑国使臣的身份不符,这就吊起了秦伯的胃口,想听听接下来他还会说些什么。

    烛之武说的第二句话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正如烛之武所言,秦国距离郑国较远,中间隔了一个晋国,如果秦国同晋国一起灭掉了郑国,那么结果只能是增加了晋国的土地,晋国的土地变多,实力变强,相对应的,就是秦国的衰弱。此话不假,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客观地摆在眼前,秦伯不得不皱起眉头回味烛之武的话,自己此番攻打郑国,是否为他人做嫁衣裳?

    不容秦伯多想,烛之武又说了第三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假如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来往于此,我们可以提供给秦使所需的物品,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啊。秦国帮着晋国打郑国,无非是图谋一个“利”,可烛之武一番话让秦伯觉得打了郑国无利可图,不打郑国反倒是有利可享,那自己为什么要劳神打这一仗呢?

    烛之武的第四句和第五句话,让秦伯出了一身冷汗。“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他说秦伯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但是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抗拒秦国,这事儿您知道的。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这两句话可够恶毒的,把当年晋国的丑事揭出来,顺便还预测了一下晋国今后会如何得无耻。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无耻的国家太多了,几乎每个国家都干过无耻的事情,郑国就干过不少,它与楚国结盟,挑唆楚国攻打晋国,同时又和晋国结盟,做出侍从二主,两头讨好的苟且之事,但是别人的无耻是无耻,自己的无耻是无奈,这就是乱世的准则。此刻烛之武的这一番声讨让秦伯深深地认识到,晋国真的无耻啊,不单无耻,而且阴险贪婪,我若助他,岂不是引火烧身?思前想后,秦伯终于决定,不但不打郑国,还派了重兵保护,逼得晋国不得不退兵。

    我们回头看看烛之武这段话的意思,从“灭郑”说起,以退为进,之后以“利”为核心,强调灭郑无益,舍郑有利,让“利”字当头的秦国国君有所动摇,最后一刀砍向死对头晋国,让秦伯幡然醒悟,原来敌人不是郑国,而是自己的盟友晋国。在战争一触即发,郑国行将灭亡的危急时刻,烛之武以老迈之躯,站在风口浪尖上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保全了郑国,也成就了自己,让历史记住了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而我们要从烛之武身上学的,是他高超的谈话艺术。烛之武为郑国而来,谈话间却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完全从秦国的立场出发,替秦国着想,辨清利害关系,字字在理,事事有据,让秦伯彻底信服,由敌变友,成了郑国的保护神。放到现实生活中,这种谈话艺术的价值不可小视,你要让别人改变原先的想法听从你的安排,用哀求讨好谄媚,是柔弱无力的,用规矩原则强迫,是蛮横无效的,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作出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姿态,每一条理由都本着“为你好”的原则,用事实说话,让对方信服,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讲得是一个美男子邹忌照镜子的故事。原文说他“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八尺有余,大概就是一米八四左右,形貌昳丽,是说容貌非常的秀美。但是邹忌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绝世美貌,某天早上起来照镜子,问他的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子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的回答非常肯定,但是邹忌很不自信,又问了他的妾和到家里做客的客人,答复都一样。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悲哀地发现,徐公比他美。邹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既然徐公明明比我美,为什么他们都要骗我呢?于是他得出了以下结论: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是清醒的,没有被身边人动听的话语醉倒,而是认识到每一个给他答复的人都是有属于他们个人的原因的,并非都是客观地给出“徐公不及君”的答案。妻子偏爱他,侍妾畏惧他,宾客有求于他,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需求所决定,说出口的溢美之词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对邹忌的蒙蔽。

    邹忌的清醒不仅在于他认识到身边人赞美他的真实原因,还在于他通过这件事,以一个朝廷大臣的身份,为国为君考虑了更多。他面见齐王,说:“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以自己同妻、妾、客的关系,来推齐王同宫妇、朝臣、四境之人的关系,得出了“王之蔽甚”的结论,成功地说服了齐王广开言路,低姿态纳谏,诚心接受批评,勇于改过,并最终达到了“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邹忌采用迂回战术,从日常生活小事谈起,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这种劝谏艺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容易让人接受,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且将自己的错误先摆出,再温和地指出对方有同样的错误,让自己和对方置身于同一战壕,共同面对困难,这比单纯的指责要好很多。通过邹忌劝谏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邹忌成功了,而坦率直言的孟子屡屡失败,原因就在于,孟子虽然博于譬喻,文采华茂,但不懂得揣摩谈话对象的心理,一见君王,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讽刺对方,怎么可能博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可呢?

    烛之武面对的是拥有虎狼之师的秦伯,邹忌面对的虽然是自己的国王,但那毕竟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君王,所以他们二人的任务是一样的:让万人之上的君王改变做法。烛之武要让千里跋涉至此的秦军退兵,邹忌要让齐王放下架子接受臣民的批评指正,这种要求就是一般人也很难接受,何况是君威不容犯的王者?如果这两个人在谈话的一开始就直奔主题,烛之武要秦伯走人,邹忌要齐王挨骂,那么很可能一下子就陷入骑虎难下的僵局,闹不好还会受辱甚至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在谈话的开始,他们对自己此行的目的避而不谈,而是谈一些表面上看来不相干的事情:烛之武不谈让秦退兵的事,却大谈秦国的利害得失;邹忌谈的是一些闺房私语和对自己受蒙蔽的认识,但在事实上,他们在选择话题时,是煞费苦心的,谈论这些话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出自己要真正要谈论的内容,都是为后面的话题服务的。

    在“谈话的艺术”这个命题背后,藏着重大的做人学问。我们的学生出生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九十年代,又都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什么事都得听他们的。按严格意义来说,我们的学生当中很多孩子是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他们而转动的,父母、老师、同学并不是他们的奴仆。我曾经在学生的考场作文中读到这样的段落,一个学生嫌父母不给他买上千元一双的运动鞋,就冲着父母咆哮:“你们养不起我为什么要生我?”还有一个学生写到自己小时候因为讨厌姥姥是残疾人,趁父母不在的时候,夺过姥姥的拐杖打她,打得老人拖着残腿四处躲。当然这两个例子极端了,更常见的是“老师你给我开假条,我妈一会儿给你打电话”“老师我要换座位,我不跟那个××坐”“老师凭啥让我换水呢,我又不喝”……因为在家中已经习惯了我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到了学校还是奴隶主作风,一开口说话满都是他自己,从来无视秩序无视规矩,更不用说尊重别人,替别人考虑了。这样的行为,我们反感,而他们身边的同龄人就更反感了,都是家里的宝贝,谁会让谁几分呢?于是,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都出现了,其实他们在愤怒委屈的同时,也很苦恼,也很想解决在集体生活中与别人相处的问题。人是社会动物,人的尊严、自信、成就感等等都建立在各种各样社会关系交织的大网上,人不可能忽略身边同类的存在而“独善其身”,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如果他们因某起冲突而感到自己与别人交往的失败,那就会对自己面对的所有事情感到自卑无助。我们作为老师,不可能跟他说你别管这么多,你好好学习就行了,这种教育方法不现实,因为学生没那么冷静,他不可能抛开内心的挫败感去潜心学习,即使勉强坐在课桌前,效率也大打折扣,而且对他今后的成长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以为,当教材中出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谈话艺术方面的范例,我们就有了一个绝好的教育学生的机会,而且学生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指导。我给学生讲完了《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陈情表》这几篇古文后,以“我们如何跟别人提要求”为话题作了一次总结,学生们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专注,并且在生活中当真有所实践。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女生,为了换座位来找我好几次,每次来都是吊着脸,就一句话“老师我要换座位,我讨厌我同桌”,每次都被我轰回去。后来学了这几篇课文,她给我写了一封信,信很长,分以下几点内容:“1、我是一个成长在普通工薪家庭中的孩子,我不漂亮,个子矮,家里也没什么特别的背景,所以我只有靠优异的成绩,才能为自己开辟一条奋斗之路;2、我很幸运,来到了这样一个好班,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的学习劲头很足,能够进入班级前列,我很感激朱老师;3、但是有一点小麻烦,我的两个同桌关系很好,经常隔着我交流思想情感,让我十分苦恼,听讲、学习都有困难,如果能把我调开,让我坐在××和×××身边,一来我们三个都比较安静,可以好好学习,二来我在理科方面可以给予她俩一定的帮助,我们三个可以共同进步,努力带动更多的同学上进;4、我一直都很欣赏朱老师管班的方式,按原则办事,维护秩序第一,我知道如果单独为我调座位,会引起班里同学的议论,所以我恳请朱老师留下这封信,如果今后遇到了大规模调换座位的时候,请考虑一下我的请求。祝老师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通过读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学生的思路非常清楚,首先她自述家庭环境,博得老师的同情;其次讴歌赞美谈话对象,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再次道出本意,并抓住老师心中的“利”字,对于老师来说,什么最有利,当然是学生成绩提高,于是她以帮助两个同学提高理科成绩为诱饵,把老师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最后以牺牲小我保全大局的姿态,宣告自己并非要求立即换座位,只希望老师在适当的时机予以考虑。整封信写的楚楚可怜,但句句直攻老师内心,当时我看完信我就感觉要是不给她换座位,我简直不配当老师了。不过我还想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如她所说可以等,于是我拖延了三周才进行了班级座位大调整,这三周里,她果然没有再来找过我,也没有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调完座位以后,她还专门跑来向我表示感谢。几个月以后,我和班里一部分同学聊天时,大家说到了这个女同学,说她变化很大,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上让人越来越容易接受,学生用“温和”“有教养”这样的词来形容她,我听了以后很高兴,不论我作为一名老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只要看到学生的成长和成熟,都是令人欣慰的事。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仅仅把学生读不懂的文言文翻译出来是不够的,教材当中有许多有现实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挖掘。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民族国家?五千年的中国文明,积淀下来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哲理。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善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先祖的美德,将古人的做人道理整合、重构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