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形各异,字字生辉
发布时间:2014-10-29 18:12:10

神形各异,字字生辉

——谈《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形象塑造

西安中学  朱妮娅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在体现先秦散文叙事的简洁有力,和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动精准方面很有代表性,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其文本魅力。

首段只有25个字,信息量却非常大。“晋侯、秦伯围郑”,说的是事件和人物,晋侯在前,秦伯在后,一来符合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顺序,二来可推知此事的主导者是晋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交代的是开战原因,两个理由摆在眼前,说明晋侯此战是师出有名,打仗前就已经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同时,这两句话里还包含了两个历史事件,先说“无礼于晋”。

在大名鼎鼎的晋文公还是晋国公子重耳时,晋国发生内乱,重耳的继母骊姬淫乱后宫,并陷害重耳和重耳的哥哥太子申生,重耳被迫逃离晋国,自此开始了19年的流亡生涯,历经狄、齐、曹、宋、郑、楚、秦八国。在他所经的这些国家里,有的国君对重耳以礼相待,比如齐国、宋国、楚国、秦国等,但是有的国君对他却很不礼貌,最出名的就是曹共公偷看重耳洗澡一事,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跟一般人不一样,是连成一片的,非常好奇,所以趁重耳洗澡时,偷看重耳裸体的样子,这是非常过分的举动了。还有就是本文重点提到的郑国,重耳路过郑国时,郑国有一位大夫劝郑文公以礼相待,但是郑文公说“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对重耳没有按照礼节接待,这就成了日后重耳发难的由头,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无礼于晋”,当然这可能只是一个借口,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郑国与晋国接壤,晋侯很可能是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所以找了一个多年前的原因来对郑宣战。

第二条原因“贰于楚”,是另外一件事,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我们会发现城濮之战和这次的围郑,秦国都紧随晋国之后,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历史上秦晋两国关系一直很好,有多次联姻行为,重耳流亡期间,秦穆公还把女儿怀赢嫁给了重耳,这里面故事很复杂,我们就不细说了。那么出于两国长久的睦邻友好关系,这次联手打郑国是顺理成章的,另外秦国其实也在进行对外扩张,针对攻打郑国一事,晋国方面肯定是拿出了足以令秦穆公心动的条件,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令郑伯心惊胆寒的局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简单的八个字,对仗工整,气势汹汹,马上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大军压境、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中,而且我们发现两国的军队驻扎的地方不在一起,这其实是为后文烛之武单方面游说秦伯提供了可能。

《烛之武退秦师》的首段最能够代表先秦散文“善于叙事,精于剪裁、语言洗练”的特点,而另一个特点“通过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心理”则可以从下面的人物对话中体会出来。

第二段里首先登场的是郑国大夫佚之狐。佚之狐是一个具有识人慧眼和大局意识的预言家。在国家危在旦夕之时,他冷静地提出了“使烛之武见秦君”的建议。从后文烛之武对郑伯的怨言可以推知,烛之武向来是不受君王待见的,佚之狐推荐他,很可能是冒着惹怒君王的危险,但是国家安危重于个人利益,佚之狐还是以他超人的智慧对担当使者的人选做了合理的选择,并且把自己的建议毫无保留地提供给郑伯,这是其忠勇、识人的体现。另外我们会发现佚之狐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已经为如何解郑国之困作出了安排,因为他不光提出了任用烛之武,还进一步提出了要让烛之武去见秦伯。佚之狐肯定知道晋侯是见不得的,不管派谁去都没有用,两国的积怨太深,晋国鲸吞郑国又是势在必行,所以得另找突破口。秦国和郑国没有太深的恩怨,即使打下了郑国,秦国也不会捞得太多好处,这一点后文中烛之武也提到了,所以解决了秦伯的问题,顺带着就解决了晋侯的问题,佚之狐最后说的“师必退”,显然不光指秦军,也指晋军。“见秦君”“师必退”是佚之狐军事智慧和政治智慧的体现,可以说,郑国解围,佚之狐功不可没。

第二个人物是郑伯,就是郑文公。这个人物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只能算一个二流诸侯,经常在晋楚这样的大国之间摇摆,饱受欺凌,而且这个人的政治觉悟很低,总是判断不清形势,对于自己身为国君该做什么该说什么毫无意识,重耳流亡期间拒绝接待重耳就是一个失误,他身边有一个很不一般的臣子叫叔詹,跟他讲了很多道理,说重耳是非同一般的人物,要么礼遇要么杀掉,结果郑文公两个建议都不采纳,很是自以为是。后来他参与晋文公主持的一次朝拜周襄王的会盟时,晋文公以许国不朝拜天子为名,要求诸侯们随晋国一起讨伐许国,其他人都答应了,郑文公却觉得自己曾得罪过晋文公,跟着人家自己不好混,决定去投靠楚国,就谎称郑国有瘟疫,自己提前离开了,当时叔詹就警告他,已经参与了晋文公主持的会盟,就不要三心二意,再次违逆晋文公,郑文公不听,偷着跑了,这就又为日后买下了祸根。这样的一个人,实在是不值得同情,但是我们在本文中看到,国家危亡之际,郑伯终于改变了之前的冥顽不灵,认清了形势,听从了身边大臣的建议,选择自己一直以来忽视的贤臣烛之武,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糊涂自负的君王,在面对烛之武的矫情埋怨时,竟然诚恳地道歉了,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就值得称许了,一个团队需要英明的领导,但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郑伯算不上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但他面对臣子的冷脸及时的低头,显出了容人的雅量,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趣的是,这番对话并不是简单的领导向下属承认错误这么温情脉脉,郑伯还说了一句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可以读成恳切的语气,也可以读成威胁的语气,但意思是不变的,都在暗示或者说警告烛之武,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君臣关系从来就不简单,如果《左传》把这段对话处理成了郑伯道歉,烛之武很感动,然后大义凛然地“夜缒而出”,那就成了主旋律教育故事了,虽然在先秦散文中我们也能见到这种感人场面,但我个人觉得真实复杂的现实状况比感人场面更耐人寻味。

第三个人物就是主角烛之武。先前那句很矫情的埋怨,已经让我们读出了烛之武性格的一面,就是怀才不遇,满腹怨言,而且胆子还挺大,君王求到门上来了,他还摆谱儿,是属于蛮有个性的那种臣子。如果无才,这种性格是蛮惹人讨厌的,但是烛之武是个有才有胆的人,这种矫情就显得可爱了。

往下说,烛之武见到秦伯,先坦言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避开秦伯咄咄逼人的锐气,以“敢以烦执事”让秦伯放松警惕,之后从“亡郑对晋国有利”“舍郑对秦国有利”“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晋国正对秦国图谋不轨”四个方面一步步地攻破秦伯的心理防线。这一段说辞逻辑严密,态度中肯,将历史事实与未来形势相结合,可以说是精彩纷呈。烛之武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善于对利害关系进行剖析,情报搜集工作到位,突破口选择恰当,他的光辉形象也借由这次成功的游说,从此为后人铭记。这一段如果用来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顶多能得出心思缜密、善于换位思考、口才非凡的形象特点,我觉得这段的重点在于领悟其说理的严密,同《六国论》一样,适合用来作为范例进行议论文写作的教学。

第四个人物是子犯,也叫狐偃,是重耳的舅舅,当年晋国内乱,申生被害死,重耳也面临大难时,子犯意识到就算晋献公不杀重耳,留在国内也难逃骊姬的毒手,于是他建议重耳出逃,在重耳流亡的十几年中,一直扮演着重耳的导师角色,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重耳在齐国时,娶妻生子,沉溺于安乐生活,不再有复国之志,这时子犯就和重耳的妻子齐姜商量,把重耳灌醉了用车拉着他跑了,重耳酒醒后发现自己已经离开齐国,还很生气,拿起兵器追着子犯要打他。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子犯不逼着重耳离开齐国,重耳就只能苟且一生,晋文公的霸业就无从谈起,可以说,是子犯成就了晋文公。

子犯这个角色在本文中只占了五个字:“子犯请击之。”那为什么要把子犯生平的重要事迹也要提一提呢?其实是为了说晋文公这个人物,在重耳流亡十九年的过程中,子犯一直是一个明智、冷静,极具政治眼光的优秀政治人物,而重耳则是他的学生、孩子,是要子犯去引导,去庇护的人,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当秦伯突然间背弃盟约,调转矛头对准晋国的时候,子犯沉不住气了,请求出击,而重耳却对局势作出了更为理智的判断,从道义、政治和军事三方面讲了他的道理,言之有据,想必子犯也承认君王说得对,于是最终晋国撤军了。我们看到,一代豪杰终于成长了起来,他再也不是那个只会跟手下要肉吃,只求一席安寝的幼稚不懂事公子了。

晋侯在本文中的形象,是不输给任何角色的。从一开始秦晋围郑,晋侯找的帮手,以及摆出的理由,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做大事的人。打仗要师出有名,晋侯给了两条理由;打仗要势在必得,晋侯找的是虎狼之国做帮手;打仗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多得利益,晋国要打自己旁边的郑国,找的是与郑国遥遥不相望的秦国,打完了郑国,土地尽收自己囊中,秦国只是白出力而已。晋侯的算盘打得确实好,光凭这个战前计划,就可以给他打90分,不过他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烛之武,秦伯被他牵着鼻子走,竟然不顾秦晋之好,调转矛头来对付晋国了。

子犯怒了,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怒的,晋文公如果怒发冲冠,继而流血漂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是有着深谋远虑的大政治家,他不会贸然行动,他向子犯解释的三条理由令我们更加敬佩这位霸主。从道义上讲,自己流亡期间,秦穆公愿意助他复国,还把女儿嫁给他,如果没有秦穆公的帮助,重耳哪有今天?这句话一出来,无论真心假意,都值得我们为晋文公鼓鼓掌。第二句则更显示出了他对春秋战势的精准判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今天秦国的反戈,并不代表今后没有合作的可能,至少在目前这段时期,晋国需要秦国这个盟友,所以目光长远的晋侯可以不计较秦伯的出尔反尔。第三句则显示出晋文公是个比较实际的人,打郑国是要有所得的,如果现在秦晋两大国开战,必然两败俱伤,拿不拿得下郑国不好说,就算拼了老命打赢了,拿下郑国了,回过头算算自己的损失,划得来吗?晋文公不图虚名,在他看来,遭到背弃,名誉受损这些事,都是他下次开战的借口,断不会因为面子上不好看就真把自己弄得伤筋动骨的。

    做大事者,要狠,但不莽撞;要忍,但不畏缩。晋文公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