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去浮华,留得真知
发布时间:2014-10-29 18:13:58

摈去浮华,留得真知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陕西省西安中学  朱妮娅

有效性,是指课堂运作的过程中,要对预期目标有步骤、最大化的完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需要有更清晰的教学目标,但是看看现在的语文课本,庞大的文本容量,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建构体系,的确是堪称满汉全席的一场盛宴,教材编订者内心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期待用一大堆价值极高的文章连番地狂轰滥炸,就能把人数严重超编的一个个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剔骨去筋,变成睿智的哲人、勇敢的战士、高尚的君子,完全忽略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科能分配的时间是多么的有限这一客观情况,再加上学生的阅历、年龄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于是过分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往往使讲台上的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四个字:“自取其辱”。

即便是对教学内容有所删减,择优而教,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客观事实:高一高二的每次正规考试,到高考,其考查形式和内容,都是比较单一的,很少涉及我们在教材中能看到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类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改变我人生的是高考,高考要的是明明白白的分数,考的是结结实实的题,那么我作为一个待考的学生,与其花时间去“感悟”“思索”“探究”,不如扎实下功夫去做几套题来得实在。考核的方式不改变,却要求教学改变,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所做的无非就是停止做梦,把关注的目光投到学生的切实需要上来,而不是一味地遵从课本扉页上的要求和专家们的意见。提高有效性,就是讲完了课,学生就懂了,懂得老师讲的是什么,懂得这篇课文什么意思,懂得怎么去做题,那么这就牵扯到两个方面,第一是老师的讲解,第二是学生由此训练出的学习能力。

首先来说教师的讲解。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目前我遇到的正是这样的问题,我所带的班级,从总体学习能力上和语文单科成绩上,都处于年级的末尾,学生的差异性很大,成绩比较靠前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功利思想非常严重,认为老师只需要讲基本知识和做题技巧就够了,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学生提高考试成绩,而成绩较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更喜欢听老师讲有意思的东西,这可能与我的讲课风格有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我变成一个说书的,在我不算长的任教日子里,一直因为这样的风格而受到学生欢迎,但随着教学时间增长,经验增加,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站在讲台上时,传道授业解惑的成分不足,个性展示多余,愈来愈感觉到当初前辈们跟我说的“扎实地上课”的重要性,把课上出一朵花来是很好看,但这花儿要是结不出果子,还有什么意义?老师讲课,讲清楚,讲仔细,讲透彻,讲的有条理就够了,不需要作秀,愿意学习的学生自然会在这样“天然去雕饰”的课牢牢记住有用的东西,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跟他们玩再多的花样,他们也只是记住了花样本身。我已经深切体会到了玩花样的无效性,当我在授课时发现学生懒于听讲,总会想方设法把授课语言变得生动一些、幽默一些,结果发现,生动、幽默他们喜欢,但当我幽默完了,他们继续不予理睬,幽默风趣只能是课堂的点缀,不能作为诱导学生听讲的手段。因此我认为,一堂课上,老师的本真而无修饰、无废话的讲解必须要占到一半以上的时间,为了强调教学的新颖、与众不同或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性,而放弃做老师的本职责任,把课堂变成自己或学生的秀场,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第二,关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问题。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的落后现象,新的理念认为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虽说这观点有舶来品的嫌疑,但土生土长的“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也从某种程度上支持这种观点。于是在轰轰烈烈地打倒“一言堂”的运动中,课堂教学方式被推向了另一个极端,原先稳坐主体位置的老师被拉下来,教室变成了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们的天下。小组合作、自由命题、自主探究……这些招数我也悉数过了一遍,甚至还沾新课改的光拿了个小奖,但好景不长,学生们对其的新鲜感很快消褪,小组讨论变成了小组茶话会,课堂效率低得吓人。于是我在收手的同时,苦恼地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们设计的小组合作、自主研究等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有多少学生是认真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学习任务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多少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时间,做到活动有效性的最大化?

2、怎么面对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所出的成果?

想通过“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来表现教学的公平和民主,或者是为了锻炼这些被喂大的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观点的疏漏不容忽视。第一,我们要给学生公平和民主,可他们是否具备承担公平和民主的实力?我们给予他们自己读书、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可是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知道该怎么读书,怎么寻找问题,怎么解决问题的,当老师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时,他们的反应是茫然一片,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提问,或者有些对自己认识比较清楚的学生,会承认“什么都不懂”,我想面对这样的学生,第一要务不是给他们自由,而是抓紧他们的手,必要时提起他们的领子,教会他们该做什么,该想什么。第二,学生的知识修养、思维深度等本来不及老师,再加上数门课的学习重压(毕竟老师只需要研究一门课就够了,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效率,任课老师的教学预设很多时候都会落空,更不用说远在天边的专家编者们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学习热情、自控能力比起我们想象的要差很多,如果实打实地进行学生自主教学的运作,课时根本不够用,而且从整体的教学规划及任务方面来看,这种教学是在浪费时间,在老师的引领下一课时可以完成的内容,为什么非要煽惑学生花三到四课时来完成呢?后者比起前者究竟进步在哪些方面,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看不出来。

第二个问题:“怎么面对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所出的成果?”字词解释或文学常识等自然好办,答案具有唯一性,句子翻译一般情况下也不存在争议,因为文言文的句式翻译也是固定的,顶多会出现翻译中词语选择的不同,比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学生可以调用自己的词语库,尽可能地把这简单的两句话翻译得极具文学色彩,如:

“抬头观望浩大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万物。”

“仰头凝视广袤的苍穹,垂首端详繁盛的万物。”

通过考究的翻译,来训练学生做文言文翻译时努力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只要不出原则性的错误,都是允许的。这些是我认为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最重要的学习任务。语文课就是“学语习文”。语文课上就是要讲“字、词、句、篇”,就是要训练“听、说、读、写”。语文课堂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走过场,搞形式,不停地强调“拓展”,强调“发散思维”,基本的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读的句子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只是为了追求“深、广、远”,这样的课堂曾经是我迷恋的,但事实证明了我的虚妄,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首先要认清,我面对的这些孩子的第一身份是中学生,中学生要学什么,中学教师该教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