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院士零距离交流,感受大师人格魅力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77 发布者:数学教研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2-25
2015年12月17日—20日,第20届亚洲数学技术大会(ATCM2015)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我校作为教育部普通高中现代文理教育教学实验项目实验学校之一参与子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我校数学学科组组长焦宇及数学组陈晓曙老师受邀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后,中科院张景中院士作了题为“从七年级开始学三角的故事”的报告,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软件工具展示,深入浅出地展示了最新的数学教育技术科研成果,以及对数学技术与数学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思考。张院士的报告让与会听众受益匪浅。
张景中院士报告结束后是大会合影。焦宇老师和陈晓曙老师邀请与会院士合影留念,院士很随和的答应了,张景中院士还细致询问了陕西数学教育的情况以及陕西省西安中学的情况,并鼓励我校两位老师为数学教育继续努力。
当天晚上,会议主办方举行招待晚宴。晚宴间隙,偶然的机会,焦宇老师和张景中院士进行了零距离交流。张院士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就像一个熟悉的长者,他询问陕西省西安中学的发展情况、焦宇老师的教学以及数学技术应用情况,焦老师一一作答,张院士认真聆听。当焦宇老师提到自己和自己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张老为中学生所写的科普书籍时,张老笑着说,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张老说,中学老师能来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学术会议,很不容易,足见学校、校长、老师个人能关注数学学科前沿,能适应时代要求,很难能可贵。张院士在聊天中流露出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期望,他认为,中学数学教师要致力于使数学变容易,简单说就是改造数学使之更适合于教学和学习,从而使学生从中受惠。他说,把数学变容易是需要研究的。初等数学如此,高等数学也如此。为了把微积分变得容易理解,牛顿、拉格朗日、费米、库朗都下过功夫,华罗庚亲自写高等数学教材,也力求写出新意。林群院士在这方面做了十几年,研究出来还到中学去讲。要从基础上改进一个发展了几百年的学科,当然很难。一旦有所进展,会使千千万万学子受益,意义不可估量。谈到高兴处,张院士提笔在他的著作《帮你学数学》上为焦老师签字留念:“焦宇老师指正”。这“指正”二字更体现出大师就是大师,其胸襟之宽广令常人惊叹!
附:张景中院士简介
张景中,生于1936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数学教育家、计算机科学家。 张景中院士主要从事机器证明、教育数学、距离几何及动力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贡献是:(一)提出了面积解题方法,并用之于机器证明的研究,使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这个多年来进展甚小的难题得到突破。(二)创立计算机生成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这项成果被权威学者认为是使计算机能像处理算术一样处理几何工作的“里程碑”。(三)创立定理机器证明的数值并行方法的原理和算法。(四)对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创立了含参结式法,升列组的WR分解算法,彻底解决了可约升列相对分解问题。(五)创立了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自1980年以来,张院士发表学术论著共150多篇(册),还撰写了大量的科普文章和通俗读物,1990年被中国科普协会审定为建国以来贡献突出的科普作家之一,1994年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评为十大金作家之一。他的科普书籍全方位地解决了三个层面的现代数学的普及问题。
第一个层面,他重在讲述现代数学思想。面对中学生,他提出了只讲数学思想,不讲数学理论的白描式地介绍现代数学的构想。书中的示例多数是初中学生能看懂的智力测验或数学游戏。
第二个层面,他重在讲述数学问题中的科学哲学。他告诉人们,科学与普及的结合点是科学哲学。比如,《数学家的眼光》用了5年时间,仅写了6.5万字的小册子处处闪耀着科学思维的闪光点。他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告诉读者:数学家的眼光是抽象的,我们觉得不同的问题,他们看来却是相同的。数学家的眼光是精确的、严密的,我们觉得一样或差不多的东西,他们看来却有天地之别。数学家的眼光是透彻的、犀利的,我们觉得很满足的数学结论,他们却穷追不舍。数学家的眼光是辩证的,我们觉得一是一,二是二,他们却常常盯住变中不变的东西,不变中变的东西。有了这种深刻的认识,使科学家与少年儿童对话成为可能,同时提供了科学家为大众写科普的宝贵经验。
第三个层面,他着眼于拉近科学家与中学生学习生活的距离,把从科研第一线挖掘出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变为一种可操作、实用的新式学习武器。《新概念几何》就是这方面的力作。他创立的以度量为基础,面积为中心的平面几何新体系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由于面积法的实质是变量法,把面积作为变量,既为几何机械证明实现了突破,又为将来学习平面几何像解代数方程一样便捷提供了可能。
张景中教授的作品语言生动,由浅入深,富于启发性。但作者觉得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他的创造性,他的独到见解。
张景中先生的创作经验是,科学家必须对他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有足够兴趣与热情,这样他才愿意通过自己写的科普作品召唤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自己的行列。张景中先生创作的数学科普作品就是这一类科普读物中的精品。比之一般数学科普读物具有更大的启迪性。是我国数学科普创作的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张景中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来源于机器自动推理的应用推广,由此产生了超级画板的推广,进而对教息技术具有实际性的推动作用,是教育技术领域真正的搞学术研究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