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8届化学备课组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研讨”活动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67 发布者:化学教研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9-14
2016年9月13日下午,为了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组内教研气氛,高2018届化学备课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举办了“同课异构——《化学平衡》教学设计研讨”活动。活动由高2018届化学备课组组长吕铎老师主持,首先,吕铎老师对这次活动的契机和活动目的做了阐述。而后由赵英敏、马文哲两位老师分别展示。 赵英敏老师先陈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赵老师指出在课堂一开始她就阐明了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目标——认识可逆反应、建立平衡思想、明确平衡判据。从可逆反应的定义出发,赵老师对课本上可逆过程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说明了自己的处理方式;在建立平衡思想方面,赵老师结合自己研究生阶段研读过的英美高中教材,设计了从物理平衡、溶解平衡迁移到化学平衡的教学思路,并在探讨平衡建立途径时,让学生试着完成v-t图而后纠正强化,课堂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平衡标准判断方面,因为课堂容量有限,因而赵老师主抓浓度变化和颜色变化等直观判据,而回避了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等相对复杂的判据,使得这节课内容安排合理,时间分配合理。 马文哲老师以PPT的形式展示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她主要以实验现象与已有认知的冲突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然后通过一系列问题链的设计,引导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逐步挖掘溶解平衡定义、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化学平衡的特征等……从而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讲练结合等形式完成了可逆反应、平衡定义、平衡特征、平衡判断四个内容的教学。 在两位老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析和课后反思后,吕铎老师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与了评价。吕老师指出,赵老师面对平行班的同学能从夯实基础的角度出发讲练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点与习题有效结合,这对于平行班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实用的,也说明赵老师对于学生的学情有了比较深刻的把握。马老师能以实验创设矛盾的角度出发很有新意,并且提问很有针对性,并能从组内研讨中获得灵感应用于教学是值得鼓励的。 而后李崇超老师和王燕老师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提出了自己在这一课时处理时的心得体会,并提出了年轻教师要多多积累,并抓住相互交流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而后,组内老师积极发言,就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讨论,最后本次活动在热烈的研讨气氛下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