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场馆式教学资源开发——地理学科特色教研活动纪实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09 发布者:地理教研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2-16
2016年12月15日,地理特色教研活动“地理场馆式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研讨”顺利在我校天象馆、地理教室开展。场馆式教学简单说就是借助实际场馆从而进行的类似主题式、综合化的一种教学活动。现代学习理论一般将课堂以外的学习称为“非正式学习”,“场馆学习”正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场馆式教学则是基于“场馆学习”的理论基础而开展的教学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新指向。对于地理学科,地理素养是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由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观念等组成。地理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学科固有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地理核心素养应包含区域认知、地理实践、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开展地理场馆式教学,它对丰富教学地理形式、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先由郭睿老师带领高三(28)班同学,在天象馆进行了场馆式课堂教学实践的示范。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对天文天象的直观化展示带给他们视觉冲击,时不时发出惊讶与赞叹声;郭睿老师精彩的讲课语言,丰厚的人文积淀,诗词歌赋随手拈来,教学内容跨学科融合,详实易懂,充满趣味性,给同学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地理场馆式教学课堂。
接着在刘卫老师主持下,由地理组三位老师分别对我校现有的地理场馆教学资源进行了介绍:陈曦老师从天象馆课程功能、课程意义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介绍;贺辉老师对天文馆的硬件设施及天文望远镜操作,已开发出的6课时成熟的课程资源,已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邓先武老师对地理教室从基本仪器与模型、地理教室对学生知识学习、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展示与介绍。
最后由邢莹莹老师从地理场馆式教学的含义、地理场馆式教学的意义、开发地理场馆式教学资源的方法、地理场馆式教学评价原则与方法及对我校实施地理场馆式教学的建议五方面对地理场馆教学做了总结性报告,使全组成员加深了对地理场馆教学的理论认识与理解,提升了地理场馆式教学的教研层次。在此次活动中,还有经开一中、子长中学等友好学校的老师参与交流。
整个教研活动在地理教研组全体老师合理分工,紧密配合与精心准备下有序开展,充分展示了地理学科组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在地理场馆式教学方面已取得成果及已开发的课程开发资源,学校开展场馆式教学的现实资源条件,开展地理场馆式教学的独特优势以及实施和发展建议,对促进我校地理场馆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学科组成员的业务的提升和我校综合教育实践活动特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建设“人文西中,多彩地理”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