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陕西省西安中学门户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13:56:07

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 新闻动态

返回

>

英语教研组听评张姝雯老师公开课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06     发布者:英语教研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3-23

 

 2017321上午,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在高一16班听评张姝雯老师公开课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Act 1, Scene 4(《百万英镑》,第一场,第四幕)。本课内容是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阅读部分的文章,是高中英语课本中少见的戏剧文学鉴赏篇目,体裁本身难度很大,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读懂“文本本身”的同时读懂“人物”、读懂“主题”、读懂“文学的魅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挑战。张姝雯老师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对教学切入点的准确把握,以及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英语课。

 课后,英语组的同仁们对张姝雯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其中,郭玮老师认为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再对人物进行批判性思考,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英语中文学阅读的新思路。郑璐老师认为,在本节课上,张老师很好地使用了教学策略中的“追问”技巧,通过对学生回答的合理追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深入思辨。李宏杰老师认为本节课是一节成功的阅读课,避免了英语教学中“对字面意思的过度关注”,而转向更深层次的阅读鉴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魅力。老师们也对本节课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罗小娟老师提出,如果在学生“表演”这个环节过后,能够让他们看一下文本相关的视频,感受一下自己朗读的效果和演员的差异,会让台词显得更有魅力。余馨老师提出,如果最后的讨论时间能够更充分一点,这节课的效果会更丰富,更饱满。周晓军老师认为,学生想要使用“skeptical”描述人物性格特征而实际上不够准确时,如果老师能够合理纠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这个词的使用印象就会更深一些。

 代庆云老师最后总结说,本学期我们着力于英语阅读教学课型的研究,这节课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我们应该充分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把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即把英语文本和英语思维结合起来,如此,学生才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语言,更恰切地使用语言。







 

Copyright © 2022-2025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12318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

+ 120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