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研组二轮复习研讨活动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76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3-27
为切实配合我校高三年级复习备考的有效开展,提高二轮复习阶段的有效性,3月23日上午,生物教研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就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及相关教学安排展开研讨。
首先,教研组长亢永平老师用PPT演示,解读了高考二轮复习的目的、策略和二轮专题复习的科学性,以及二轮专题复习的设置策略和方法,给大家开拓了思路,引出了讨论的话题。亢老师特别指出,二轮复习的目的和关键在于使学生重新完整构建和梳理考纲要求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需要以专题的形式系统梳理课本知识,同时还要突出主干、重点知识,并且要适当拔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考虑设置不同的专题和复习策略,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亢老师以设置“蛋白质专题”为例,为全组老师展示了二轮专题复习的思路和方法。亢老师还将在下周一(3月27日)下午第二节在生物试验室上一节二轮复习示范课——《实验专题(1)》。
随后高三年级几位老师分别就高考二轮复习中生物课专题设置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谈了各自的思路和想法,也对前期复习认真做了总结。
高三备课组长刘飞老师首先就高三进度安排、教师分工、教学效果做了简要介绍,提出现阶段复习最大的问题是时间紧、任务重,导致许多计划落实不到位。如果再好的思考和准备、研讨,没有科学有效的安排,那也是“苍白”的,很难全面落实。希望大家协调好年级部、备课组的安排,确实将研讨的好经验好想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另外,刘老师认为由于学生之间层次差距较大,复习节奏和专题设置有时也难以统一。
苏茉老师就实验专题的思考和他家做了交流,她认为实验专题部分应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展开复习。纵向,就是将按课本顺序将所有实验逐个回顾,查漏补缺;而横向,就是寻找各个实验之间的联系,做系统总结和提升,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实验思维。如何进行实验之间的横向联系,苏茉老师进行了举例说明,并阐释实验类考题的答题技巧。
李晓军老师认为模型构建专题在高中生物阶段也非常重要。他介绍了模型的类型、构建方法以及相关试题的答题技巧。特别指出,模型类试题以及构建模型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考察的热点,指导学生以构建模型、分析模型的思路解决问题其实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陈璐老师也对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她补充了关于模型的试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王星老师展示了关于图表问题的研究,包括图表的作用、特点、相关题型、解题方法等几个方面。她表示,图表题作为第二种语言,无形化为有形,往往具有情景新、分值大;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递进式考查等特点。归纳解题方法时,王老师提出充分获取题目信息,从现象看本质,逆向思维等全新思路,老师们并就此展开深入讨论。
在高三老师们积极发言后,老师们也开始热烈讨论,不管是上过高三的严培强、张晓燕、李金、刘小龙等老师,还是没有上过高三的年轻老师都各抒己见,敞开话题谈带高三自己的心路历程,自己对专题复习的感悟和想法等等,气氛热烈,许多没上过高三的年轻教师们认真悉心聆听,不断谋划着积极未来高三复习的想法。思想碰撞中,大家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