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回看清秋 不改其乐——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老师访思录

发布时间:2022-10-26 16:04:13

回看清秋  不改其乐

——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老师访思录

 

郭富斌  徐赐成

 

 一、学生是教师价值的标杆

 

徐:郭老师您好,请简要介绍一下您是怎样走上历史教育道路的?

郭:我是因为对历史的热爱才进入陕西师大的。当年一本院校我报了四所学校,四个志愿清一色报的是历史系,可以说学习历史是我的夙愿。在我的潜意识中,历史是我的生命归宿,历史的神奇深深地吸引着我。报考陕西师大是因为当年日本右翼篡改历史教科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陕西师大历史系教授声讨日本的新闻,我深深地为他们的情怀所感染。我是被历史牵着手走入大学校门的。成为一名历史教师是我一生的幸运,因为它能把我的职业与我的兴趣结合在一起,我是准备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历史的。

徐:由此可见,“热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但热爱历史属于个人兴趣,历史教师则有了责任和使命的要求,二者间的转换是需要过程和条件的。

郭:对,这可能与我的求学经历有关,我有一位启蒙老师,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我的班主任老师。他当时虽然只是一位年轻的民办教师,从小又生长、生活在农村,但他儒雅帅气,多才多艺,会弹管风琴,会拉二胡、手风琴,会舞蹈,会唱歌,上课说一口我们当地没人会说,也不愿说的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衣着虽然朴素但很干净得体,同样是红卫服但比别人要合体得多,特别是冬天,爱穿一件很少见的浅灰色的对襟罩衫,围一条素雅的带格子的围巾,加上一米八几的身高,显得是那样地与众不同,更难得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那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让他成为了我年少时代的偶像和梦想,“长大了我就成了你”这句歌词于我是实实在在的写照,像他一样当一个有影响力老师就成为埋在我心底的一个梦想。对“教育”和“教师”的关心也就顺理成章。同时现在的我也是被学生所成就的。

徐:正所谓“教学相长”。曾经听说过您的学生为了能上您的课,而向学校“请愿”的事。

郭:在我的从教生涯中,一共发生过三次所谓的学生“请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爱上了教师职业,并由此产生了对教育的信仰。

第一次是刚参加工作一个多月时,我把它叫班主任风波,在我任课的一个班里,郑琪、李原等学生代表找我和校长,要求我当他们的班主任。学校虽然没有让我做班主任,但对我的教育生涯有重要影响,一是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二是在我还在为站稳讲台而努力的时候,来自学生的肯定,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信心——帮我加快了从学生到教师、从农村到城市的过渡和转型。而且一年后韩增贵校长亲自找我谈话让我给俄语班当班主任,我成为了这所以理科见长的学校历史上的第一个在分科前以历史(副课)教师身份担任班主任的老师,从此开始了我为期十年的班主任生涯。总之,这件事促使我加快完成三个转型:从学生到老师,从知识传授者到教育工作者,从教学走向教育。

第二次发生在我从教的第十二个年头的下半学期,姑且叫“文科班风波”吧。当时我在高一年级任课,临时兼任高二年级一个班一个学期的历史课,高三分科后,这个班的选修文科的学生联名向学校要求让我继续给他们带历史课。由于我不是这个年级的老师,学生的要求无法得到批准,为了弥补所谓的缺憾,应学生们的强烈要求,我们就在一个小学租间教室,授课内容没有局限于高考复习,人生社会理想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个“校外课堂”一直持续到高考前。这些孩子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些人直到现在都与我保持着联系,学生评价我这是把“应试教育之墙凿了一个洞”。

第三次发生在七八年前,我叫它“理科班风波”。当时新课程在部分省市刚开始实验,学校为了为新课程做准备,决定在文理分科后在理科实验班继续开设文科课程,但上了几周后,由于课时实在太紧,取消了实验。理科实验班的学生为能继续上我的历史课,就给校长写了一份长信,非常理性、认真、恳切地表达他们想上历史课的强烈愿望。

说实话,看到那封信时我也很激动,让我从中思考很多,包括历史教育在学校、在基础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价值,我觉得我从那时开始为理想而教,为信仰而教。

阅读是教师力量的源泉

 

徐:您是非常喜欢,而且善于阅读的老师。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阅读情况。

郭:我的读书兴趣较广,包括教学所需要的书和看似无用的书,甚至是禁书(此句删除)。我每次回家或出差,身边总要带几本书。上大学期间的一个暑假里,在老家没书读,我就骑自行车往返百公里,到西安钟楼书店买了本小说《愤怒的葡萄》。我觉得,书读得多了,各种内容和观点相互辩驳,你自然会随其深入思考,很多见解、想法就会油然而生。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前后,我认真阅读并抄写过好几本书,印象最深的有三本:

一是《让历史来审判》,作者是持不同政见者、历史学家罗伊·亚历山大罗维奇·麦德维杰夫。本书的副标题是: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其后果。这是一部研究斯大林问题的重要的政治学术著作。作者在前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宣传家把斯大林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因此,如果对斯大林的不法行为继续掩盖的话,就会把千百万人推离共产主义运动。所以本书的任务不仅是为不法行为的受害者恢复名誉,而是要为社会主义思想恢复名誉。当时我读到这本书时,感觉它与我之前所学到的历史有很大的反差,读来真有一种“雪夜闭门读禁书”的感觉,对我后的对历史学习、历史教育的影响非常大。

二是《理论狂人党治国》,这是著名报告文学家陈祖芬的作品,主人公党治国当时还是我们陕西省的一名民间学者,在大二期间我就看过他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考的理论文章,看到过他给邓小平的改革建言,被他大胆的思想深深震撼,但当时他毕竟是一个地下学者,现在这篇以他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公开发表了,而且被《新华文摘》这样的权威刊物全文转载!陈祖芬采访他时,他的生活的窘迫让人不敢相信:他租住在西安北郊一个村落里,书桌是破的,凳子是用绳子绑起来的,灯罩是自己用烟纸卷就的,他本人的穿着像一个老农,鞋子都是破的,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身处江湖之远,却心忧天下,无怨无悔地思考着困扰我们国家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计划经济的问题在哪里?党治国的回答是——计划经济违反了经济规律;国营企业为什么缺乏活力?党治国的回答是:企业中没有真正的主人,只有解决所有制问题才可能起死回生。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常识性的答案,在当时是多么的惊世骇俗呀!难怪陈祖芬预言:“我要去发掘一个也许是当今了不起的经济理论家。我相信这个人的探索可以为今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党治国身上,我深深地体悟到了位卑未敢忘国忧的情怀,感到了伟大思想的力量,增强了我的责任与使命意识,对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这本书,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践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真正是教育经典中的经典。

这三本书恰好反映了史学、理论和教育学三个方面,可以说让我受益无穷。

徐:您在品尝到读书的价值之前,怎么会那么认真、那么如饥似渴地地阅读呢?

郭:这可能与我生活的环境有关。我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极端贫乏的年代,看一场露天电影都要翻沟越岭走好几里路。书在当地农村就更难得了,人生活的世界枯燥极了、单调极了。所以,当我上小学一年级第一次拿到书本,那淡淡的墨香一下子就沁入心脾,尽管当时能读到的书十分有限,信息量也很有限和单调,但书毕竟给了我一个村落以外的世界,让我开始向往山的那一边,地平线的另一端。

另外,在我的家乡对读书人有很高礼遇,读书人有很高的地位,我老家附近的一个村子,有一座庙宇叫吕四庵,是专门祭祀宋代著名的吕氏四进士——吕大忠、吕大临、吕大防、吕大均的,更幸运的是我家的几户邻居都是吕氏之后,从小就听到过不少关于他们访学的故事,包括在吕四庵原址办学被我们当地人叫“牛才子”的关中大儒蓝川先生牛兆濂的许多神奇的故事,在我们那儿也是家喻户晓,陈忠实《白鹿原》中朱先生就是以牛兆濂先生为原型的,对读书人的敬仰,潜移默化中可能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读书习惯更需要后天培养,最重要的是坚持,当你从中体会到乐趣的时候,读书就成为一种需要了。

徐:教师读书问题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都同意教师是需要读书的,另一方面教师读书又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从教育实践来看,凡是坚持读书的老师,都从中受益,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可问题是很多注重广泛阅读的老师,没有能够到达自己理想教学状态和水平,这又该如何解释?

郭:读书看似简单,说起来容易,但要让读书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消化、吸收,这不仅需要过程,更需要功夫。我们就以入职前的阅读为例来探讨吧,这个软皮本是我大学时代的一本读书笔记,是关于两本书和几篇文章的阅读笔记。一本是法国人米歇尔·波尼亚托夫斯基写的、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的《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一本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的《教育的艺术》;文章分别是《青年为什么缺乏自主意识》《历史地看中国的文化发展》等。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将标题列出,是想说明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这些篇章距离现在快三十年了,可所涉及的话题并没有过时,对青年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关注始终是人们的焦点所在,与教师职业更是息息相关。

徐:是的,我注意到,在这本读书笔记中,您对《教育的艺术》情有独钟,与其他几篇只摘抄要点不同,是整段整段的摘抄,篇幅多达51页,而且您尤其是关注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经历,专用一页来记录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一般人大多关注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观点,您为什么如此重视他的生平和经历?

郭:可以说,正是因为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敬和仰慕,才对他的生平和成长经历感兴趣;正是因为视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才会关心他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也正因为视苏霍姆林斯基为偶像,才会有我不断探索的教育实践。如果把苏霍姆林斯基的工作经历与所摘抄内容结合起来看,我首先是在被其思想深深打动的基础上,想更深入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我更在意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土壤,我以为了解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基础比他的具体主张更有价值和意义,我们是为了解决或思考自己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才去汲取前人已经建立的知识以寻求答案的,总之,我对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和人生的学习与思考,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我,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我去反思我的很多教育言行时,我发现苏霍姆林斯基已经成为我不可或缺的教育底色。

徐:您用红色笔特别强调《教育的艺术》中关于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的内容,如“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没有人对人的高尚需要,就没有对思想的忠诚”“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比人本身更有趣”“教给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等。您觉得这些话语与您今天所拥有的教育魅力有什么联系吗?

郭:我谈不上有什么教育魅力,不过这些话语对我的教育之路肯定有重要影响。我摘抄这些内容大概是在1984年前后即大学二、三年级,显而易见,这些标题的内容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教育理念;我当时用红色字,有些还特别加粗字体,显然是我高度重视并认可这些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我是比较有准备地走上中学讲坛的,是带着一定的教育信念开始自己的教育人生的。这些教育信念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支撑着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思考,甚至决定着我的人生之路——当我面对去出版社当编辑、给大人物当学术秘书、到高校去发展等等诱惑时,“我坚信教育的力量”“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比人本身更有趣”等话语就成为我选择和判断的潜意识,并最终使我留在了中学历史教育的阵地上。

不仅如此,在摘抄内容中还有一部分是侧重于教师的基本素养的。如在对《教育的艺术》摘抄中有:“没有言语教育的高度素养你我不能了解人的复杂内心世界与崇高的道德感情关系”。“我坚决相信,学校里往往带来很大不幸的冲突,大多数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同学生谈话”。“决定教育试验与效果的主要东西——是言语中的诚意。” “没有教育素养,往往表现在教育者只知道对受教育者使用语言的二、三种目的——准许、禁止、否定。”在对《变化莫测的未来世界》的摘抄内容中,强调了这样的一些语句:“十年过去了……人们发现,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正在匆匆离去,同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姗姗而来” “这就不再属于‘希望的选择’了,因为希望已经没有选择了,要么我们主宰未来,要么我们受它的奴役”“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正是人类最早居住的地方”“第一步是孤独的一步,把过去永远留在路旁”。

课堂是心灵世界的桥梁

 

徐:您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同行中有很大影响,赵亚夫先生和任世江老师曾分别撰文,对您的课做出过很高的评价,李惠军老师也说:“郭富斌的课无法复制。”您为什么能上出这样的课?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最佳课堂教学理想?

郭:我以为,好的历史课需要视野与情怀。

首先,好的历史课要有宽广的教学视野。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视野的广阔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历史认知能力和历史智慧,也是教学能力和水平高低的一种直观反映。一般而言,教学视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阔的时空观。历史学科就是寻找人在时间中的位置,定位好历史问题的时空概念,有助于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一节好课应该在在课的一开始即导言中就通过时空观的确定来帮助学生建构认识历史的基本框架。

如《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导言:“站在21世纪的门口,回望20世纪,有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在世纪之初人类命运的抉择中,集中的出现了四大实验——民主社会主义实验(瑞典模式,1932)、法西斯主义实验(德国模式,1933)、资本主义调整实验(美国新政模式,1933——西欧日本)、社会主义的实验:(苏联模式,1936——东欧中国)。四个实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德国想用暴力手段改变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美国想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瑞典则是在资本主义肌体上嫁接社会主义的因素;苏联的理想最高远,它要推翻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重建一个全新的社会。我们今天就看一看,这个直接影响了10多亿人命运的体制在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再如《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的导言是这样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明清时期的历史,把它放到历史的坐标系中,这一时期有两个明显的发展变化:一个是纵向的,就是从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变化来看,它由盛转衰;一个是横向的,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由先进转向落后,由开放转向封闭,日益脱离了世界发展的主潮流。有些同学可能注意到最近中央台同时播放两部片子,一部叫《大国崛起》,它讲的是近代世界九强的发展,一部叫《明十一帝疑案》,两部片子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同时播出也可能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是这些巧合不也蕴含着一些必然的信息吗?当西方大国崛起之际,不正是中国社会由盛转衰之时吗?西方上升的曲线和中国下降的曲线在历史的时空中交汇、重叠,所以这段历史或者说这两部片子无形中有意无意地给我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它揭示出中西不同历史命运的根源。因此我们要走进的明清时期,它不单纯是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今天发展中要时时引以为戒的资源宝库,它时刻提醒我们思考中国落后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的第一章《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徐:这是一种全球的大眼界,给人以非常开阔、大气的感觉,能深深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您在此基础上,实际上给出了这节历史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这就是说,学习中不仅要理解这段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它对今天的影响,对学生形成“反思历史”的心理暗示。而且,历史事实时空观一旦建立起来,历史认知重建过程就有一种自然启动的感觉,这就为教学实施的深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郭:二是理性的世界观。我比较认同澳大利亚历史课标的一个说法:历史学科是帮助人们寻求社会价值观的学科,每个历史知识背后都存在一个价值取向。从本质上讲,历史能提供一种理解当今世界价值观和制度的能力。所以,理解历史知识本身并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历史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通过理解历史来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下的世界,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基于此,历史教育就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而正确的世界观必然是理性的。

例如,我在《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中,多处用了“实验”一词,甚至把“法西斯主义”也定义为“想用暴力手段改变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的行为,也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的不满”。有不少教师对此质疑,认为“它是一个事实,特别是它是一种罪恶”。对此,赵亚夫先生有精辟的解释:“追溯社会行为目的的共同点,社会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弊端的反对形式,法西斯主义也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具有一整套社会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不能说不是对社会主义原理的验证——即一种社会实验,法西斯主义也是。不同的是,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右政治运动,它的国家至上、个人意志绝对服从国家和民族意志、完全服从领袖、赞美军事美德、诋毁自由民主、理性主义等理论和价值观,使它走向了反人类的道路。”“新的社会‘实验’皆针对资本主义弊端;尽管某一种区域的‘实验’结合国情带有极强的个性特征,但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已经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虽然赵先生指出“应该对‘实验’的含义有些界定或说明,以便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但基本是持理解和赞同的态度。

徐:是的,既然“法西斯主义”“是一个事实”,那么对它就需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如此才能理解“它是一种罪恶”。而这种“罪恶”的理解是基于其活动和后果的价值判断,基于这种判断才生成我们的态度。那么,您这样看问题的眼光和视野是怎样修炼成的呢?

郭:这就需要我下面要说的第三条,即长程的历史观,也就是大历史观。它有三个基本维度:中国与世界、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因此,大历史观是一种整体史观,立体史观,是一种贯通,即要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点上连接古今中外。看一个人不是看一时一事,而要看一生一世;看一件事不是看此时此刻,更要关注长远;看社会变化不是看一时一段,而是放眼千年,纵横万里,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去认识。龙应台说:“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理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的却是极度、极度的冷静,深刻的思辨能力,长程的眼光,宽大的器识,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个观点也可以用来作为改进历史教学的参考。

徐:您特别强调要从长远看问题,在“长程”中“聚焦”更清楚地认识和理解问题。正如任世江老师所言:“富斌在阐述斯大林模式的特征中,将弊端穿插其中。他不是概念性地说弊端,而是摆史实和数据,他像摄影师一样,一会儿把镜头拉近,一会儿把镜头放远,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最后的定格往往引人深思。”您的课例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大历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请问在实践运用中要注意些什么?

郭:要做到三个贴近:一是贴近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二是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为背景进行模仿性教学;三是贴近人生,不拘泥于教材,把教师自身的思想、自己的人生与课堂结合起来,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教会学生感受和思考生活,设计挑战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因为,历史学不只是关于过去的学科,而是一门现实性、时代性特别强的学科。

徐:那么为什么需要一个大历史教学观呢?

郭:这就是我想说的另一问题,好的历史课要有丰富的教育情怀。在课堂教学中,教育情怀主要体现在教师所关注的知识和问题上,它反映的教育立意就是教育情怀。尤其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把握,即通过教材分析所确立的课堂教学之魂,它既是架构课堂教学之柱,也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中,课堂导入即提出“(明清时期)是我们今天发展中要时时引以为戒的资源宝库,它时刻提醒我们思考中国落后的根源到底在哪里”,结课时又提出“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什么进步作用?对中国历史又有什么负面影响?”这样的问题,一以贯之的对“历史”的理解与反思,竭力追求的是对“现实”的认识与思考,师生共进的是对历史思维的感悟和习得。在《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中,我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哪些体现了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原则?”“列宁为什么说,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最严重的失败?”“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党的领导层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争论说明了什么?(党对新经济政策在领导层并未达成共识,也没有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迷信根深蒂固)这样的问题设计立足于已知,指向未知,探究真知。

徐:这就是说,正因为有丰富的历史教育情怀及教育追求,才需要有一个大历史教学观,而大历史教学观则必须通过深刻、全面的历史内容分析,建构起富有逻辑的知识和问题结构,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历史学习过程中。但要真正做到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

郭:是呀,所以我还认为好的历史课要有精深的专业思想。我非常赞同新课程所提倡的“用思想点燃思想,用灵感激发灵感”,其中教师的作用特别重大。没有教师的“灵感”和“思想”,一切教学方式和资源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徐:您指的是历史教师要有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您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历史思维”的含量与教育价值。请问教师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郭: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

历史的追问。如:“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放大,来看一看那个(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时候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就在朱元璋废丞相前半个世纪,在英国爱德华一世的时候,英国人搞了一个国会,国会干什么呢?国会要求,‘非经国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把国王的财政权限制了,当西方在限制王权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加强王权。中西双方形成巨大的历史落差,中国落后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落后的第一步从哪儿开始呢?就从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开始。”这种追问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引人入胜,触目惊心!

现实的关怀。如:“(明朝)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叫‘廷杖制度’,就是用棍子打。有人可能会说:‘在那个时代打棍子有什么了不起呀?’你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在什么地方打?朝廷上打;第二打什么人?政府高级官员;在百官面前把一个政府高级官员摁倒打屁股。这不仅是肉体惩罚,更是精神上的摧残。我们再看看当时世界在干什么?在朱元璋摧残人权前100年,还是那个英国,通过了一个《大宪章》。《大宪章》怎么说?‘非经审讯,不得逮捕’。就是说,要逮捕一个人要经过司法程序,而我们在这个时候不经过司法程序,这不正是中西双方由先进向落后相互转化的一个原因吗?”这样的讲述中渗透着“法制”和“人权”的意识,尽管没有直接点出这样的概念,但有时意会到就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和内化。

材料的立意(选择)。我在讲斯大林模式的时候,提到“有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领袖瞿秋白到了俄国,他实际考察了这场实验,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同学们来看一看。去俄国以前,在他的想象里头,这场实验就是一个照方抓药的实验,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极其轻松的实验。可是,当他到了俄国以后,却说‘西伯利亚旅行的教训,才使人知道大谬不然。’问题就产生了,瞿秋白在去俄国前后,他想象中的和看到的实验,出现了这样大的反差,这是为什么?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我之所以用这段材料,主要是因为作者瞿秋白的身份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因为这个材料从中国人视角出发,学生会感到亲近;在事件发生时记录,学生会觉得可信。从材料中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见解?这样,材料带来的思维冲突实际发生了。

知识的建构。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对课程知识的建构。这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过程。比如,我把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比喻为“一场悲壮的实验”,实验又分成三次,“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第二次:面对现实的实验——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建立的实验”。在讲授每一次“实验”时,又把它变成一组问题链,从而使教师的知识建构过程,内化为学生历史思维过程,最终促成师生间的情感共生和思想共鸣。

徐:“历史教师要有思想”,但很多时候,教师的思想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而且有时候教师自己也觉得不容易向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很多人把这归结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差异,觉得很难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您怎样看这个问题?

郭:真正好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好的表达,我认为好的历史课要有有效的逻辑建构。逻辑的建构与知识的建构是相互促进的,逻辑的建构需要知识建构来呈现和支撑,知识建构需要以逻辑建构为灵魂。两种逻辑的有效性、科学性、艺术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我在课堂教学特别注重发挥着两种逻辑的功能。例如,我将《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明朝的建立”,着重讲朱升、李善长和刘基,重点说明“传奇皇帝朱元璋”是怎样炼成的?二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从“官制改革”、“司法制度”和“八股取士”三方面分析,重视与时代潮流的比照认知,从而理解明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同时,重视从朱元璋的经历来分析其措施,再从实施效果上来反思出“制度性”问题根源,在逻辑的反复推进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当最终把“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什么进步作用?对中国历史又有什么负面影响?”提出来时,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徐:是的,您的课的确体现出了深刻的理论、教育和史学功底。在这个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请您从操作层面谈谈体会。

郭:第一,教材分析靠思想。我们非常熟悉“用教材教”这个教学要求,这句话的基本含义应该是“用教材”教出教材所蕴含的思想和教育价值,用教材知识生成、建构、提升师生的教育共识。正是从这点上讲,“教科书是学习的核心资源”。显然,教材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步骤,但教材分析不是对课文本身进行解构和建构,而是把课文内容为基座,重新构筑一座思想的大厦。我还清楚地记得我走上讲台的第一课讲的是《原始社会》一课,整节课以“人类的起源”为中心,从远古神话一直讲到进化论,拿今天的话来讲,课堂上讲了大量的跨学科知识,内容生动而深刻,(此句删除)得到了全班同学和来听课的学校领导的认同和鼓励。如果说我在教学上有些自己的见解和成就,这节课就是迈出的重要第一步。由此看来,不赋予课本内容以思想,就不可能从课本中的得到智慧;不挖掘、生成教育的价值,备课就没有到位;没有备课者思想与课本内容的融合,就无所谓教材分析。

徐:您的课既思想深刻又通俗易懂,既博大精深又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其中的妙诀是什么呢?

郭:这就是我的第二点体会,教学实施靠结构。好的历史课要善于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说历史课必须要有思想性,那么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思想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结构严谨说明思想清晰。对学生而言,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就是进入思想殿堂的门径,因此,思想和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第三,情境营造靠问题。现在流行一个名词——神入,简单说就是要借助一定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新课程实施,营造历史情境得到普遍重视,手段、形式可谓丰富多彩,我是侧重于通过问题设计营造历史情境,即问题情境。一切营造历史情境的手段和方式,所有用于情境营造的材料,都只有在问题生成、解决、深化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那么,问题设计就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历史教师一项重要教学基本功。

第四,三维目标靠参与。“三维目标”的提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落实。就课堂教学本身来讲,无论是知识、能力、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只有在学生的有效参与中才会真正发生。有了思想、结构、情境等几个方面,就能调动学生的知识吞吐、思维交流和思想的生成与强化,学习由此才真正发生。其核心和关键就是学生产生思维的冲突和问题意识。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做过让学生上讲台的实验,学生讲过的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课有: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文艺复兴、文化大革命、联合国改革等。记得在学习《文化大革命》这节课时,第一课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有的学习小组采用概念解读的办法,通过对“大字报”“四旧”“红卫兵”等概念的理解和解读,来认识和感悟“文革”;有的以“文革中为真理而斗争英雄”为视角,了解和认识“文革”时代。在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有了一定的感知和认识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再和学生交流我所认知的文革,学生对文革的感受就会更丰富和立体。另外,最近几年我在岁末之际,都要和学生完成一节特别的历史课——从历史的角度对即将过去的一年进行回望,对未来的一年进行预测,把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连接。

徐:从您的课上让我感觉到做教师,首要的是得有学问;当今时代做教师,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好的教学表达。总之,好教师得能上出好的课堂教学。这应该就是名师的两个基本要素。

 

思想是教学高度的保障

 

徐:想上好课,能上好课,上了好课,好课得到好评,这是一名好教师应有的教学追求和能力要求。众所周知,每一堂好的历史课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如果说“阅读是教师力量之源”,那么实践就是教师力量之基,思想就是教师力量之功。对研究者、学习者而言,或者从自我反思角度来看,您觉得历史教师应该怎样来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郭:怎样才能上好课?我对自己的教学经历是这样理解的:从宏观层面讲,要能够长期、全身心投入——即过一种有意义的教育生活,亦如赵亚夫先生所言的“纯粹”;从中观层面讲,要形成自己的历史教育思想(或认识)——即有一些独到的教育思考;从微观层面讲,要具有熟练的教学设计技能,如上文所论——即有一套个人的历史教学论(或教学法)。

徐:在中观的历史教育思考方面,您有很多深刻、非常有见地的思考,曾有多篇文章发表,代表性的有:《让思想的光芒照耀历史课堂》、《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等。那么,从操作层面讲,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教学能力才能获得有效提升?下面,请在这一方面谈谈您的主要认识和观点。

郭:近两三年来,我在全国各地做了数十场学术讲座,内容涉及教育、教学、教师成长和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在历史教育方面主要有四个主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做一个有追求的历史老师》、《教育的情怀与视野》、《行走在历史教育的路上》。这些讲座内容反映了我的一些教育思考。

第一,善于全面而系统地关注问题。

上述四个讲座主题实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系统。在充分认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践、提升和实现自己的教育追求。而要有效地解决问题,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情怀和视野”,也就是要有教育的理性思考和正确行动,而非单纯的“问题解决”。这样,才能在历史教育的道路上健康前行。正如美国人兰迪·波许的话所说的那样:“砖墙在那里是有原因的,墙不是为了挡住我们,而是为了挡住那些不够执着的人。我们不能改变手里的牌,但能决定如何出牌。”这四个主题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面和步骤。

同时,要善于系统的论述问题。解决问题首先须全面认识和分析问题,对问题分析得越透彻,越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越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只有具有高超、系统的问题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具有问题解决的能力。优秀的历史教师往往在看问题时总会有不同、独特和更多的角度。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很具体,我将其归纳为“课程体系:初高中课程衔接问题”、“教材编写问题”、“教师自身问题”、“学生学习问题”、“课堂教学问题”、“课程资源问题”、“教学评价问题”等七个方面,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课程实施中的所有问题系统,它们中的有些问题在课程设计阶段处于隐性或潜在状态,只有在课程实践中才会表现出来,甚至会生成新的问题,这正是教师的课程使命和职责所在。这样认识和分析问题既客观全面,又有利于激发调动教师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从“社会需要的历史课”、“教育学者期望的历史课”、“教材编者期待的对历史课”、“学生期待的历史课”、“名师眼中的历史课”、“西方国家的历史课”、“我所认知的历史课”共七个角度做出分析,对“什么样的历史课是好课”、“历史课要承担什么功能”等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从而避免就事论事式的老生常谈,自然深刻许多。

第二,善于深邃而明晰地分析问题。

“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作为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是必须对自己所要讲述的内容熟练、精通,力争炉火纯青。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我在《在斯大林的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一文中是这样讲的:“中学生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高度,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合格的教师教出不合格的学生。我们需要一大批真正的‘明师’——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作为人类文明传播者的历史教师,责无旁贷。”为此,我在《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四个流程:一个世纪的回望——斯大林模式的世界位置。意在通过同时代的改革说明寻路的必然性,明确苏联道路的特殊性——以取代资本主义为己任;一个时代的迷雾——斯大林模式是怎样走上神坛的?意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一场悲壮的实验——这是一条怎样走出来的路?意在探讨历史的选择性是怎样被扼杀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意在对苏联道路的历史反思。“试图帮助学生理解苏联为什么要找新的道路?这条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它找到的是怎样一条路?还有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苏联一个国家的路怎样成为世界多国追求的理想之路等等?”

第三,长于具体而生动地阐释问题。

“理论是灰色的”,但理解理论的过程必须清新。历史教师要能把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寓于通俗易懂的专业讲解里。在学生的心中,我讲的都是他们听得懂的“深刻道理”和“思想认识”;在同行眼里,除了认同之外,也不乏有“学生听得懂吗”的担心。任世江老师在评我的课时就提出了要思考:“对高中学生,对上海、西安的学生,对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对高一和文科班的学生,教学究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和学生不仅学科素养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年龄的差异也导致理解问题的不同。有学问的老师讲出来的话学生不见得都能接受。理解历史需要经验,教师的职责主要就是通过学习弥补他们经验的不足。”任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切中要害的,也是很多老师的困惑所在。如果拿这个问题审视我的教学实践,可以对上述有所借鉴,即教师教学必须立意高远却又脚踏实地,这在本质上是教师的教学素养问题。

例如,我在开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教学时,以“人”为核心建构本单元的知识意义:人的觉醒——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人的发现——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人的解放——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人的智慧——第14课 理性之光;人的力量——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人类面对的“四大问题——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幸福生活:科学革命”,并一步步完成人的“四个解放——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科学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与这个完善而精密的意义体系相适应,我采用比较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的趣味讲述:“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始西方文化之旅。这是一段全新的旅程,与我们在中国文化园地看到的风景大相径庭。我们旅行的起点是2500年前,终点是100多年前。我们将从西方文化的精神家园希腊出发,经过文艺复兴的故乡意大利、宗教改革风暴的中心德国,启蒙运动的圣地法国,最后到达近代科学太阳升起的英国,沐浴人文精神的阳光、科学理性的雨露。我们这次旅行,不是要用眼睛去看自然的美景,而是要走进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们精神成长和解放的历程。西方人有两次精神的酣睡,第一次是沉睡于神话世界之中,那是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与自然分离不久,被希腊人唤醒;第二次是沉睡在宗教的迷梦之中,一梦千年,先后由意大利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和英格兰人才把它唤醒。”

总之,优秀教师善于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的去深入思考,用最有利于他人理解的话语体系去讲解。而“明师”一定是能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用之于课堂教学之中的老师。

第四,重于理性而温情地看待问题。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好的历史课都是蕴含深刻思想的课,一切思想都应该充满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思维理性。我在教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时,在“古代科技领先”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对历史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中国科技为什么由先进转为停滞?”“为什么太平盛世科技原创反而不足?”“四大发明为什么在古国了无生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古代科技成就?”这些问题,都是指向现实理解和历史思考,从而彰显出历史教育的张力。如果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未经反思的历史教学是浅薄的。正如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所言:(历史教育的目标)“在理解历史的同时,直面他们即将在其中生活的世界。” 这种情怀是优秀历史教师的终生必修课。

徐:您讲的的这几点特别重要。请您再从总体上谈谈您的历史教育理念?

郭:我谈不上有什么理念,只是一些思考。首先,我认为热爱自己的学科是搞好各科教学的共同前提,对从事历史教学更为重要。一是历史学科处于中学边缘学科地位,在一些学校和学生中不被重视,一些历史教师自己往往也放弃了,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二是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需要教师有特别丰富的情感,要让学生受感染,教师自己首先要被感动,要用自己的爱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用力做只能做到合格,用心做才能做到最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热爱作为纽带,把自己与学科融合在一起,不要为中学教学所局限,要从历史学科的整体、大学与中学的衔接、历史学科对一个学生一生成长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来从事历史教学。要意识到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中学阶段对历史学科的系统学习,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机会,要倍加珍惜。

徐:对此我是深深地认同,如果教师没有对历史热爱,就不能唤醒沉睡的历史,反之,如果不能领略历史智慧的魅力,就难以对历史产生热爱。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应开就是历史思维。

郭:是的,让历史学科充满思想的魅力是历史学科的灵魂所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所在。一是教师本身要有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见解;二是要允许学生思想,允许他们对历史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我给自己的课堂教学确定了一个原则——平等对话、独立思想。面对每一批新生,第一节课我都告诉他们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要有三个不迷信: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不迷信任何权威。我所追求的理想的历史课堂境界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思维火花的碰撞,文明薪火的传承。围绕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意识之宗旨,注重打破对书本的盲从与培养对前人探索的尊重的统一,注重普及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与发现、培养历史爱好者的统一,注重标新立异的创意与脚踏实地的学风的统一,注重依据人的思想的发展性营造宽容的学术氛围,注重国史和世界历史密切联系,树立“大历史文化观”,从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生日后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较为厚实的基础。

徐:这里的“思想魅力”应该与史学研究有所区别,它更考虑对学生的思想激发和影响。在这方面,您是非常典型、非常成功的!

郭:历史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我的教育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学生最感念的不仅仅是老师曾经教给了他们一些知识或帮助他们考上大学,而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给予了较多的思想关注。1998级学生叶蓉在考入厦门大学一月后来信说:“我们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老师说,我想得比其他同学深一点,一点也不夸张地说这得益于我聆听了您近三年的教导,您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打开了我的视野与思维,围困着我们的应试之墙,被您硬是凿开一个洞,让高墙之外丰富多彩的世界能够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班大部分人都认为,您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尤其要感谢您的是在您的教导下,我开始学习思考,学会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一些问题。” 任鹏杰老师说:“高效能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有思想的老师身后,跟着一个个更爱思想的学生,从而思考如何思考、思想什么是思想,成为整个课堂的生成之酶、升华之酶。”这是历史课的核心所在。

徐:您的谈话具有非常的启发性,其中的关键词是:阅读、教学、思考和学生,只有心中想着学生的需要和成长,阅读、教学、思考才会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教师的教学实力,教师的教育魅力蕴育其中。谢谢您接受采访!

 

【作者简介】郭富斌,1964年生,陕西蓝田人,陕西省西安中学教科研室主任,著名历史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科研和历史教学;徐赐成,男,1971年生,陕西商南人,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凤城一路169号雅荷智能家园T01-2-C2

邮政编码:710016     电话:18049294969     Email:jyrsxcc@126.com

《回望清秋,不改其乐——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访思录》发表于《历史教学》2013年第2期;同年年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第7期全文转发。


本站由陕西西安中学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陕ICP备11012318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