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资源

郭富斌 刘雅雯:寻找中国的DNA(第三讲)

发布时间:2022-10-26 15:42:50

第三讲    制度发展: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秦朝以后,中国进入中央集权时代,皇帝处于制度的核心位置,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无限的权力也带来了无限的烦恼和极大的风险,有位老师模仿《红楼梦》的《好了歌》,说出了皇帝的处境——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大家想一想,皇帝有哪些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贪官的问题。宰相也好,贪官也好,都涉及官僚体系的问题。因此对皇帝来说,他也需要有好的中央行政体制,保证官僚体系的运转。有好的用人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僚队伍,这就牵扯到官僚体系的建设。怎样保证当了官的人能够忠心为皇帝办事,维持高效廉洁,这就涉及官僚体系的维系。“制度发展: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这节课就围绕官僚体系的运转、建设、维系的三大机制来看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一、流程式分工的中央行政体制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体现中央集权制度成熟的官僚体系运转、建设、维系三大机制的第一个是中央行政体系之三省六部制。

我们先看中央行政体系,其核心是三省六部制。为什么把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行政体系成熟的标志?我们还得追本溯源,多元分析其产生的过程。

■目的:调节君权与相权矛盾 

三省六部制与皇权、相权的争夺有关。秦汉时期,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汉代丞相权力有多大?比如说丞相病了,皇帝必须去家里探望,这是以后宰相根本就没有的殊荣。皇帝和丞相在路上相遇,他们都要下车相互致敬。大家想一想,如果放在清朝的军机大臣,他们相遇会怎么样?……

大家看过《汉武大帝》没有?其中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当时权力很大,她想把她的哥哥封为侯,去找景帝去征询丞相的意见。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依当时的情况,窦太后那么大的权势,听到这样的说辞也只好作罢。晁错,汉景帝非常信任,有丞相跟他有矛盾,想要杀了他,他去向汉景帝寻求保护,汉景帝保护了他,丞相很后悔,说应该先斩后奏。这些都说明秦汉时代相权特别大,对皇权构成极大的威胁。

■基础:汉代以来的制度准备 

三省六部制形成经历了及其漫长的过程。汉武帝时期,布衣卿相,提拔平民出身的人当丞相。原来只有达官贵人可以当丞相,现在平民也可以当丞相,降低了当丞相的门槛,降低了丞相的地位。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实行了中外朝制(课堂教学中可列举图表),中央机构在原来的三公九卿的基础上,还出现了新机构,叫中朝或者内朝。

当出现了内和外的时候,孰轻孰重就很清楚了。我们来看一个官职——尚书。尚书是给皇帝管图书的人,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些普通的伺候皇帝的人,现在做什么呢?重大的事情报给他们,由他们转达给皇帝,说明尚书参与决策,而三公变成了执行。三公的权力大大被削弱,权力中心转移——转移到了中朝(内朝)。这些人地位很低,皇帝重用他,只有一个原因,这些人是他的亲信,容易控制。这是中国政治中常有的特点,有的人地位很低,但权力很大。内外朝制就是这种政治智慧的应用,用内朝架空了外朝,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创立:隋唐之三省六部制

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之三省。

大家回想一下,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是哪三省?

学生:中书、尚书、门下

老师:简要说明三省职能? 

学生:中书起草,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老师:起草、审议、执行,这就是标题中说的流程式分工。我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个——流程式分工?因为我发现有些同学将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搞不清楚,简单地认为,权力一分为三就是三权分立。这是不对的。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是流程式分工,并不是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职能式分工,把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每一个部门独立行使其权力。而在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任何一个部门,这个权力是打包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和权力监督的问题。

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之六部。

我们再来看尚书下属的六部(相关示意图,此略)。六部的职能有哪些?比如,户部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管理户籍……

老师:管户籍、管人口,没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管财政。古代是编户齐民,按人口去征税,因此管的是财政。户部的权力相当大,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说整个经济都在户部。礼部——祭祀、外交,所有和文化有关的都在礼部。刑部——刑罚,但不能简化为只管刑罚,因为它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公检法。

我们只所以回顾户部、礼部、刑部这几部职能,实际上是想让大家找一种感觉——我们今天有的很多部门,管的那些事情,在当时已经有机构、有专门的人去管;我们今天社会职能管辖的内容,在当时已经有对应的机构在管辖了,这说明隋唐时期中央内部的机构非常完善。大家想一想,六部和九卿相比,是进步还是倒退?……(学生有些疑惑)六部都是哪类事?国家的事,将国家的事和皇家的事分开了。当然是个进步!

学术界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古代处理皇权相权最好的时代是唐。你是同意、不同意还是另有说法?想一想,什么是皇权和相权处理得比较好?明清取消丞相问题在哪里?皇权高度集中,相权失去对皇权的制约。核心词是平衡。衡量一件事物、一个社会好不好,关键词就是平衡,能否协调好各方关系。秦汉相权太大,明清君权太大,这都是失衡,都会给政治发展带来问题。只有唐朝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相权,但同时又保持了丞相对皇帝的制约,是中国处理皇权和相权最好的时期。为什么我们把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机构成熟的标志,就是因为它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难题——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达到了相对的平衡。具体来讲,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加强;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提高办事效率;国家和皇家相分离,体系完善。这也就是为何把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行政体系成熟的标志的原因。

3)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不能相提并论。

需要说明的是,有人把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相提并论,这是有问题的。大家回头看标题,我加了个“流程式分工”,为什么要加?主要是为了和现代职能式分工相区别。我们知道,西方现代国家大多采用分权制衡的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这样的分工就是职能式分工。中国古代三省六部是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连的方式分工,这属于流程式分工。在三省六部流程的每一个阶段,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没有分离,而且,对权力的限制是有限的,特别是对最高权力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二、开放性政权的选官用人制度——从封闭式政权到开放式政权

 

体现中央集权制度成熟的官僚体系运转、建设、维系三大机制的第二个就是选官了(列举选官制度变化图,此略)。

选官在中国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一开始叫世官制,第二个叫察举制,第三个是科举制。世官制——按血缘和门第做官,察举制——推荐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做官,科举制——依靠考试选拔人才。事实上,选官制度是经历了由出身到推荐再到考试的三个阶段。我们主要看下后两个阶段——察举时代、科举时代。

■察举时代

1.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是各郡县向国家推荐人才;征辟制是国家遇见大事,需要专门人才而招致俊才(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察举和征辟的区别在于,察举是定期由地方推选人才,而征辟则是不定期的招募专业人才(俊才名士),比如张骞出使西域。

我们要清楚,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这套制度的核心是察举制。汉武帝为了实行这样的制度,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求贤诏》,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这篇《求贤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tuò)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这篇《求贤诏》不到一百字,但在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特别是第一句话:“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为什么要求贤,因为我汉武帝是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要建立万世不朽的功业。进而举例说明——千里马往往不听话,厉害的人往往也不容易被驾驭,这不是马的问题,也不是人的问题,这是由于驾驭马的人和驾驭人的人的问题。很多研究者据此说明汉武帝爱惜人才,汉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张骞等等,表面看来确实是人才济济,尽显大汉雄风,可是在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

【读史有疑】只读文字,是学历史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历史的深处。从《汉书•武帝本纪》可知,汉武帝是公元前141年即帝位的,这个诏书是公元前111年发布的。也就是说,汉武帝执政30年以后才发布求贤诏,为什么?执政初期,打击匈奴,他都没有发求贤诏,却在此时发布,为什么?我们来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十一中是怎么说的:“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贺引拜为丞相,不受印绶,顿首涕泣不肯起。”汉开帝当政30年,越来越骄傲,开始杀人,杀大臣,杀功臣,而且逼死了很多丞相。所以公孙贺得知当丞相后再三推辞,痛哭流涕。因为当了丞相意味着离死不远。事实是,公孙贺当丞相期间是小心谨慎,但也没能善终。

当一些人想着汉唐盛世的辉煌,拍了那么多的电视剧的时候,我心里很难过,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中国历史中的特殊现象,越是这些雄才大略的帝王,越是对人的忽视。即使是人才可以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但人才能不能像韭菜啊?人才成长是有规律的,人才难得!

回到前面说的察举制,各郡县向国家推荐品学好的、孝敬父母的。推荐人的范围如何呢?被一些人垄断,推荐走了形式,所以有了“秀才不识字,孝廉不孝敬父母”的现象,形式和实质的背离,说明察举制已经失去了制度创立时的初衷,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了。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面临察举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魏晋时期就要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九品中正制——鉴别人才,将人才分为九等。可是,九品中正制做一做又变味了,从英雄不问出处,到家世为重,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是不是又走到了察举制的老路上去了?由于九品中正制,反而形成了世族制度,所有的重要官职,都被名门望族垄断,皇帝自己控制人才的权力也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当然需要用新的选官制度来巩固统治,科举制就应运而生了。

■科举制时代 

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发展,明清达到了鼎盛,同时也走向衰亡,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制的特点是以考试成绩说话,有西方学者高度赞誉这种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称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作用一: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

    科举制下,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下面两段记述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

一是王定保在《唐摭言•述进士上》中说: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一是讨论科举制时都会用的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名:“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由可以看出,皇帝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有利于中央集权。

作用二: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 

林语堂先生在《特权与平等》(见《吾国吾民》一书)中说:“社会对‘状元’——科举考试的第一名——的拥戴和欢呼,使每一个母亲都动心。你看他骑着高头大马,由皇帝亲自装饰,作为全国第一也是最聪明的学者在街上走过,真正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迷人王子。”在科举制下考了状元的人,是个迷人的王子。金榜题名,考中的人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这说明什么?想一想,原来什么样的人才是上品?对了,是世族、出身高贵的人。现在呢?你只要考试成绩好,你就可以骑着高头大马,是天子门生。这说明选拔依据变了,从世族门第到学识能力。

作用三:选官方法扩散——从中国到世界

我们看看西方人是如何看待科举的,这是一些西方人评述科举制度——

威廉姆斯《中央王国》(1848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

我们注意一下这个时间——1848年,他们对科举制是什么态度?有同学说是“认可”,这没错,恐怕不光是认可,更多的是羡慕。

我们再来看一段材料——

史皮尔《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1870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这段材料的角度是中西方对照。中国因为科举制,政权已经被开放,每个普通人都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在中国古代就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因此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科举制明明在中国,为什么又说它是中国给世界的礼物呢?因为,世界上有的国家借鉴了中国科举制考试的办法。先是英国1855年文官考试,然后是美国1893年文官考试制度。现代文官制度和科举制是有区别的,但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是从中国学习的。科举制从中国到世界。

我给大家留一个问题:“科举制和今天的高考做对照,你觉得有没有相似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成文章。

三、体制内监督的监察与谏议

中国古代有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这是一种体制内监督。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针对对象不同:监察制度针对的是官员,谏议制度监督的是皇帝。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监督皇帝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在明清时被取消了。


本站由陕西西安中学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陕ICP备11012318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